
新加坡的商業中心。(商業時報)
作者 侯佩瑜
9月22日:權威「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顯示,新加坡超越香港,成為亞洲第一金融中心;
9月13日:2022年全球20個坐擁最多百萬富豪的城市中,新加坡排第五,香港排第12;
8月16日:滙豐銀行全球研究預測,再過八年(2030年),新加坡百萬富翁的占比(13.4%)就會位居亞太區域所有經濟體之冠,超越香港(11.1%)
7月:2022年Expat Insider調查報告顯示,香港在「最不宜居地區榜」排名第三,新加坡則在「最宜居地區榜」排名第十;
3月:新加坡對富豪們的吸引力已經超越了香港,在萊坊的全球城市財富指數中,新加坡排第7,香港排第8。
以上種種數據和消息,似乎證明了新加坡在過去兩年的表現,無論在吸引各國富豪和外派人員,或者培養本土富豪等,都比香港略勝一籌。
然而,彭博社分析員近日卻給新加坡潑了一盆大大的冷水。
分析員指出, 新加坡最少得要花上17年,才能趕上香港財富中心的地位,而香港更會在2023年成為全球最大跨境金融中心。
彭博社文章開頭的第一句話寫道: 在
亞洲財富中心的競爭中,新加坡正在慢慢趕上香港。非常非常緩慢。
潛台詞就是:
新加坡能超越香港?門兒都沒有,慢慢等著吧。

說白了,就是新加坡不夠香港有錢?(海峽時報)
彭博社分析師依據瑞士信貸集團的《2022年全球財富報告》進行分析後發現,新加坡家庭財富在2019至2021年間,平均每年增長約9.2%,大大高於香港同期的2.3%。
這個明顯的差異反映這兩大亞洲金融中心近年命運的轉變。
香港因政局出現變化和嚴厲的疫情管控措施,促使大量人才出走。新加坡卻在同一時期,吸引許多香港、中國大陸、東南亞的人才與富人進駐,成了資金避風港。
儘管如此,分析員指出,截止2021年,新加坡人的整體財富僅約為香港的一半,人均財富為35萬8204美元(51萬3521新元),比香港少35%。
分析員指出,這意味著新加坡即便能夠保持過去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9.6%,而香港只能保持5.2%的增長率,新加坡還是需要至少17年,才能追平香港的整體財富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有740萬人口,但新加坡僅有564萬人,少了近176萬人,整體財富自然比不上香港。
香港明年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金融中心?

香港明年會更好?圖為維多利亞港。(法新社)
新加坡今年雖然取代香港,成為全球第3大金融中心,搶下了亞洲最大金融中心的C位,但香港其實無需過多擔心。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統計數據,2021年非當地居民在香港登記總資產規模高達2.3兆美元(3.3兆新元),而同期新加坡僅為1.5兆美元。分析員預測,香港將在2023年超過瑞士,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金融中心。
新加坡與香港都有成熟的金融商品交易制度、財富管理機制、與國際深度接軌的優勢。
但隨著中美關係的緊張,加上香港當地的外企和經商者產生不安情緒,新加坡越發有優勢吸引到更多富人轉移資產到新加坡。
不過,香港有一項優勢是新加坡無法取代的,那就是香港有中國大陸這個「富爸爸」的強力撐腰!
分析員指出,儘管全球經濟衰退疑慮升高,但中國人口日益富裕和資本市場日趨成熟可能有助於推動全球財富增長,再加上更嚴格的資本管制也會導致更多資金流入香港。
「中國人民日漸富裕,可能會推動財富管理業務,而共同繁榮推動可能會給超高凈值階層帶來更大的壓力。」
香港目前儘管有大批金融人才流失,但若加速放寬現有的疫情管控措施,人才流失狀況或許有趨緩的可能。
畢竟香港的金融專才平均薪酬約30萬美元,比新加坡的同行高出52%,而且應繳個人所得稅率約為17%,也低於新加坡的22%(2024估稅年起,稅率將進一步上調至24%),金融人才回流是遲早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