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什麼物品能丟進藍色回收箱 什麼不能?

回收箱。圖:今日報
圖: Todayonline
為提高本地再循環率,國家環境局將從明年3月起讓每戶家庭領取回收箱,希望通過這項計劃教育國人更好地回收。而本地住宅區目前現有的藍色大型回收箱,雖然已有標識顯示哪些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物品,但公眾仍可能對一些分類不大清楚。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整理資料,讓公眾對這方面更了解。
什麼東西能回收?
所有紙類、塑料、玻璃和金屬物品都可以回收,但必須確保他們是乾淨的。如果這些物品不幹凈,請清洗後再放入藍色回收箱。如果不能清洗,就必須扔進垃圾桶。
餐巾、紙巾和比薩盒雖都是紙類垃圾,但它們不能被回收。同樣的,食物塑料盒和吸管也不能扔進回收箱。
鋁箔塑料包裝如薯片和藥丸包裝,另外還有過期信用卡也不能被回收,只能當一般垃圾處理。
耐熱玻璃容器、鏡子、陶瓷物品也不能丟進回收箱。
至於紙包盒牛奶之類的飲品所使用的無菌包裝盒,儘管有一層防水鋁層,但只要把盒子沖洗乾淨,是可以放進回收箱的。禮物包裝紙、書本、月曆、賀卡和紙收據,這些都可以被回收。
公眾千萬不要把食物或液體丟進回收箱,這樣會造成污染。
根據環境局,被丟進回收箱的物品有40%因為沾染食物、飲料、紙巾等垃圾,而不能被回收。
我們需要分類回收物嗎?
不需要。在本地,丟入回收箱的物件會被送到回收設施進行分類。
電子垃圾可以丟進藍色回收箱嗎?
不可以。
筆記本電腦、充電器和含有金屬和塑料成分的手持設備,這些材料可以被提取,重新做成新的產品。但進行這類回收的過程比較複雜,需要特定的儀器來拆除和截取可被回收的材料,因此電子垃圾必需另外放進專門的回收箱。
如果你需要丟棄電子垃圾,可以通過環境局的網站,查看電子垃圾回收箱的地點。
回收物被收集後 運到哪裡處理?
根據環境局,藍色回收箱裡的物品會被運往材料回收設施,由員工進行分類後打包,送到國內和國外的回收廠,製成新產品。而不同材料的回收過程也不一樣。
紙類垃圾會被重新製成紙,塑料垃圾經過處理後可被用為新塑料商品的材料,玻璃和金屬垃圾清洗融化後,可製成新產品。
當局多常收集回收物?
在組屋區,當局每周會從容量660升的回收箱,收集至少三次回收物,而容量1800升和2200升的回收箱,則每周進行一次收集工作。
在私人住宅區,當局每周會進行一次收集工作。
至於公寓,他們的回收公司會有各自的安排。
有什麼回收小貼士嗎?
環境局建議在家中設置回收處,在垃圾桶旁放置一個箱子、盒子或袋子,方便把回收物和垃圾進行分類。
明年3月起,每戶家庭都能領取免費的回收盒,可摺疊、清洗和重新使用。
除了丟進回收箱,還能怎麼處理回收物?
要給廢棄物新生命,除了丟進回收箱外,你也可以考慮把一些不要的物品轉售或捐贈給有需要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