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加坡產業發展商公會(REDAS)春節午宴現場,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鄭重宣布,原定去年底到期的「中央商業區獎勵計劃」和「策略發展項目獎勵計劃」,將延長五年至2030年。這一重磅消息,不僅為新加坡市區的未來發展描繪了一幅宏偉藍圖,更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為各方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旨在進一步振興市區,同時堅定不移地推動可持續發展戰略。
01 兩項振興市區計劃延長五年
回溯到2019年,新加坡政府高瞻遠矚,推出了這兩項意義非凡的計劃。彼時,城市中許多建成至少20年的老舊建築,逐漸顯露出破敗之態,不僅影響城市美觀,更限制了區域的發展活力。
這兩項計劃應運而生,旨在通過重新開發這些老舊建築,喚醒周邊區域的居住和商業潛力。為了充分調動開發商的積極性,成功申請的開發商可享受提高總容積率等實實在在的獎勵,這就如同為城市更新的引擎注入了強勁動力,鼓勵他們踴躍投身於這場城市煥新的浪潮之中。

其中,中央商業區獎勵計劃精準聚焦於安順路、絲絲街、羅敏申路、珊頓大道和丹戎巴葛這五個關鍵地段,它們如同城市發展的重要節點;而策略發展項目獎勵計劃,則站在更宏觀的角度,著眼於更為廣泛的戰略區域,為城市的整體布局優化貢獻力量。
此次計劃的延長,並非簡單的延續,而是伴隨著內容的深度擴充。李智陞在發言中詳細闡述,政府在過去的時間裡,深入調研、廣泛收集各方意見,充分考量了市場趨勢以及行業的切實需求後,毅然決定擴大安順路和絲絲街的改造選項。
回顧以往,這兩個地段的大樓業主主要將建築改造方向局限於酒店、商住混合或底層商用加住宅的項目。而如今,全新的政策為他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業主可以將大樓發展為商業與非商業用途的巧妙組合,並且明確規定非商業用途必須包含長住型服務公寓。
市區重建局的最新數據,清晰地展現了這兩項計劃的強大吸引力。目前,已收到17份針對中央商業區獎勵計劃的申請,以及12份針對策略發展項目獎勵計劃的申請,而且令人欣喜的是,多數申請已獲原則批准。
02 市中心辦公樓可翻新建酒店
在中央商業區獎勵計劃項目中,鉑海綜合大廈施工現場機器轟鳴,建築工人忙碌有序;The Skywaters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建築輪廓逐漸清晰;和昌路15號與安順路51號同樣熱火朝天,建設工作穩步前行。
而在策略發展項目獎勵計劃中兩個項目已動工,即烏節路的華峰大廈和新加坡河地區的譽嶺廣場,這些項目完工後,安順和丹戎巴葛地區將新增超1000個住宅單位,鱗次櫛比的高樓將拔地而起。然而,去年4月政府調高了房地產額外買方印花稅,其中針對外籍人士的增幅更是高達一倍,直接躍至60%,對建設信心產生了一定影響。

而此次振興市區計劃的調整,旨在緩解市場壓力,為開發商和業主們驅散心頭的陰霾,增強他們的信心。城市發展(City Developments)發言人滿懷期待地表示,擴大中央商業區獎勵計劃以涵蓋長住型服務公寓,就像為開發商提供了一把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萬能鑰匙,能夠更巧妙地適應市場需求的起伏。
ERA產業總裁朱泳強也指出,政府通過振興計劃鼓勵業主翻新大樓,同時增建更多住宅單位,可以促進中央商業區的全方面發展。這也為政府售地計劃日後在中央區推出更多地段鋪路。
在全球都在積極倡導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新加坡也在城市建設中堅定地邁出綠色步伐。為推動更環保的發展模式,減少有關工程對環境的影響,未來申請加入這兩項計劃的業者,需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市建局、建設局及相關部門在審核有關申請時,可能會要求業者提交額外的碳排放報告,這就像是為不同的發展方案提供了一把精準的標尺,通過對比不同發展方案的碳足跡,篩選出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方案。
李智陞在發言中著重強調,這意味著業者在規劃改造工程時,必須將環境因素納入到每一個決策環節,全面、深入地考慮對環境的影響,推動新加坡堅定不移地邁向更綠色、更可持續的城市發展道路,讓這座花園城市在未來綻放出更加迷人的綠色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