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印尼
1963年,東南亞多塊英屬殖民地建立馬來西亞,這讓「大印尼計劃」變成泡影,不甘心的印尼頻繁派人越境襲擊馬方目標。
1966年,親美的印尼軍方領導人蘇哈托政變上台,在西方的介入下,印馬衝突宣告結束,印尼與馬來西亞在1969年簽訂了大陸架劃界協議,馬方承認納土納群島為印尼領土,兩國劃分了納土納群島與馬來西亞砂拉越之間的界線,馬來西亞就此被印度尼西亞領土隔成了兩部分。

▲馬來西亞被一分為二
蘇哈托上台後,無端指責印尼華人是紅色政權支持者,華人遭到無端的攻擊和屠戮,華文學校和報刊被取締,大批華僑回國,留在印尼的華人則被迫入籍並接受同化。

▲蘇哈托
印尼的惡劣反華行為,致使中印尼在1967年宣告斷交,孤懸海外的納土納群島也受到衝擊,一些不願入籍的華人選擇二次移民離開當地,島上華人開始減少,但華人仍占島上人口的80%以上。
20世紀70年代,納土納群島周邊海域發現了儲量達222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這引來了周邊國家的關注。

▲南海油氣資源
1971年6月,當時的南越政府就向印尼提出了在納土納群島西北海域進行大陸架劃界的要求,南越要求兩國分界點在「大陸海岸至印尼婆羅洲海岸之間」。印尼則主張分界點位於「崑崙島至印尼的納土納群島之間」。
由於觀點差異巨大,直到1975年越南統一,納土納群島西北部的大陸架劃界也沒完成,印尼為保護既得利益,在島上擴建了拉奈空軍基地及配套海軍設施。

▲越南要求(綠線)與印尼要求(黑線)
印尼和統一的越南繼續談判,同時印尼積極在勘探和開採方面掌握主動權。1979年,印尼與美國石油公司簽署協議共同開發納土納群島海域油氣資源。越南屢次警告並抗議印尼的行為,印尼對此置之不理。
進入80年代,越南、菲律賓等國不斷侵占九段線內南海的島礁,南海問題升溫。印尼不是南海爭端相關方,但卻擔心爭端涉及納土納群島。

▲南海爭端
由於中印尼當時斷交,患上「被迫害妄想症」的印尼只得採取單方面行動,不時在納土納群島海域舉行軍演,並將其稱為「遏制中國主權要求的行動」。
1990年,受冷戰降溫和經貿發展需求,中國和印尼復交。1992年,中國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強調南海是中國的「歷史性水域」。1993年的「處理南中國海潛在衝突研討會」上,中國代表團出示的地圖顯示「九段線內部分海域與儲量豐富的納土納氣田重疊」。

▲從「十一段線」到「九段線」
印尼異常緊張,1995年4月,印尼外長阿拉斯塔訪華,期間要求中國澄清其對納土納群島的主權聲索和南海歷史性水域的範圍。同年7月,中印尼外長舉行磋商,中方明確表示「中國與印尼在納土納群島不存在主權爭議,希望兩國通過雙邊談判解決海域劃界問題」,但此舉並未完全消除印尼疑慮。

▲阿拉斯塔
1996年5月,中國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領海基線的聲明》,印尼再次發出外交抗議,要求說明中國領海基線不囊括納土納群島。
中印尼關於納土納群島海洋權益的爭端並非領土爭端,因此總體可控,但印尼對納土納群島上的華人族群並不放心,隨之發生的一個事件終結了華人在島上數百年的主導地位。

▲納土納島最高峰
1997年,發端於泰國的亞洲金融海嘯席捲東南亞,經濟脆弱的印尼首當其衝。大量民眾積蓄化為烏有,失業率和通貨膨脹居高不下。
執政31年的蘇哈托無力解決危機,反倒是試圖轉移社會矛盾,擁有較多社會財富但無自保能力的華人再度成為犧牲品。

▲亞洲金融危機
1998年5月起,印尼多地接連爆髮針對華人的騷亂。1200餘名華人遭殺害、上千名華人女性被姦污,被毀的華人商鋪、住宅和大型超市總數突破一萬間。印尼軍警毫無行動,默許事態發展。
納土納群島上當時生活著約1.5萬名華人,他們也遭到印尼人的襲擊,大量華人選擇逃離納土納。

▲華人的噩夢
印尼的排華暴行遭到國際社會批評和全球華人的抗議,在國際輿論壓力下,蘇哈托被迫辭職,但損失已然無法挽回。
大批印尼華商離開印尼,納土納群島上的華人數量也從巔峰的1.5萬人下降到不足2000人。沒等劫後餘生的華人重建家園,印尼組織臨近的加里曼丹、廖內群島等地的印尼人遷入納土納群島,華人占當地比重從1990年時的60%下降到10%以內,華人在納土納群島長達3個世紀的「主體民族」地位宣告終結。

▲納土納群島伊斯蘭化了
三、印尼的「珍珠港」
隨著納土納群島穆斯林人口的增加,印尼在1999年10月將群島從原有行政區內析出設立納土納縣,行政級別上實現升級,仍歸廖內群島省管轄。

▲納土納縣首任布帕蒂(縣長)
作為全球最大的群島國家,進入21世紀的印尼意圖將自己打造成全球海洋國家,即充分利用其控制多條重要海峽的地理位置,大規模發展航運、造船,在國際海洋貿易中占據重要位置。

▲東南亞的主要航道
在印尼看來,如果把印尼管轄海域比作一個裝滿寶藏(油氣、漁產)的口袋,納土納群島就是這個口袋的袋口,必須紮緊袋口,防止他國涉足印尼專屬經濟區。
同時,納土納群島還是印尼向中南半島、南海區域延伸勢力的地緣踏板,綜上考量印尼認為必須將所有外國勢力「逐出納土納群島」。

▲納土納群島位置重要
印尼與中國在南海地區沒有領土爭端,但印尼宣稱的納土納群島的海洋權益主張,與中國在南海九段線內的利益主張有9.8萬平方公里海域的重疊。自2008年起,印尼開始頻繁抓扣在納土納附近海域作業的中國、越南等國漁船。
2014年起,印尼實行更強硬的「沉船政策」,即將抓扣的所有進入「印尼海域」的外國漁船統統炸沉。僅2015年就有148艘來自中國、越南、馬來西亞的漁船被抓扣並炸沉,其中95%以上事件發生在納土納海域。

▲印尼在納土納海域的利益訴求
2016年3月至6月間,印尼接連三次抓扣周邊海域中國漁船並進行警告性射擊,中方派遣在附近執法的海警艦船趕赴事發海域保護漁船漁民。
2016年的事件刺激了印尼的神經,當年10月6日,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抵達納土納群島並觀摩了印尼軍方組織的演習,印尼出動2000餘名士兵和80餘架戰鬥機,演習內容則是「從敵方手中奪回島嶼」。

▲印尼總統登島
自2017年起,印尼大幅加強納土納群島軍事建設,島上印尼駐軍從此前的800人增加至1600人,印尼還在國內出版的地圖上,將與中國有利益重疊的海域專門命名為「北納土納海」。
2021年,印尼總統佐科再次來到納土納群島,宣布向島上派駐F-16戰鬥機,將駐軍提升至4000人,這片群島愈發要塞化了。

▲印尼空軍的F16
但中國與印尼的爭論更多是專屬經濟區的海域劃分,總體範圍有限且並非領土爭端,中國也在正式外交場合多次申明承認納土納群島是印尼領土,因此納土納周邊海域的爭端並未影響中印尼關係的正常發展。
截至2023年,納土納群島人口9萬人,其中穆斯林占比96.7%,華人僅占2%。納土納周邊海域每年可開發的漁業資源約100萬噸,開發率不足35%,16塊油氣田也只有5塊得到開採。
由於油氣、漁業資源未得到充分開發,島上電力供應、道路鋪設狀況都相對滯後。納土納全年收入約600萬美元,每年都需要印尼中央政府補貼。

▲納土納群島唯一的機場——拉奈機場(軍民兩用)
印尼積極開發納土納群島的旅遊和自然資源,在島上舉辦納土納博覽會、國際風箏節等,當地的西斯海灘被印尼政府評選為「印尼最乾淨的景點」以吸引更多的海外遊客。

▲納土納島上的清真寺
歷經千年歲月激盪之後,納土納的華人印記已然淡化,但在印尼海洋戰略定位和持續開發下,這片群島將在南海地緣格局中發揮新的作用。
相關閱讀
馬來西亞7大絕美瀑布,與彩虹近距離打卡!
Alex丨編審
環球情報員丨來源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