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布,65歲以下公積金會員的基本保健存款,2025年將上調至7 5500新元。此外公積金局資產管理規模高達5710億新元,是將近1年的GDP。
新加坡公積金有什麼作用,可以用來「錢生錢」嗎?
1、65歲以下,基本保健存款上調至75500元
在2024年底,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局、建屋發展局和衛生部聯合宣布,65歲以下公積金會員的基本保健存款2025年將從71500新元,上調至75500新元。
2025年起,年滿65歲的會員,基本保健存款提高到75500新元之後,就不會再增加。
公積金特別帳戶、保健儲蓄帳戶,以及退休帳戶的利率2025年第一季將下調至4%,比2024年第四季的4.14%減少0.14個百分點。

*利率每季度可能出現調整,以上為2025年第一季度利率,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2、新加坡公積金資產規模5710億新元
根據媒體報道,截至2023年底,公積金局共有449萬名會員,資產管理規模高達5710億新元。
在2023年,新加坡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是6733億新元;這意味著,公積金局管理的資產,是全國將近1年的GDP。
難怪有人說,公積金是新加坡人的一桶金。這麼大筆屬於全體新加坡人的儲蓄,是如何持續獲取平穩回報,為公積金會員長期提供穩定利率?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3、新加坡公積金有什麼作用?
新加坡公積金(CPF)是新加坡設立的一項強制性儲蓄計劃,旨在為居民提供退休保障、住房資金以及醫療健康支出。以下是其主要作用:
①退休保障
公積金為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提供退休金。每個月,雇員和僱主都要為員工的公積金帳戶繳納一定比例的薪資,資金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可以用作退休後的生活支出。
②住房資金
公積金不僅用於退休,還可用於購買住房。新加坡政府鼓勵國民利用公積金購買住房,例如使用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或月供。
③醫療保障
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也包括用於醫療的部分。公民可以通過公積金中的醫療帳戶(Medisave)為自己和家人的醫療費用提供儲備,尤其是住院治療、手術以及長期護理等醫療需求。
④教育費用
公積金可用於支付子女的高等教育費用,特別是符合條件的教育課程學費。
⑤生育和臨時失業支持
公積金還提供一些生育支持和失業救濟金。在遇到短期困難時,公積金的部分餘額可以提取,以應對急需。
⑥強制儲蓄計劃
公積金作為一種強制性儲蓄計劃,有助於避免個人在年輕時過度消費,確保他們在年老時有足夠的資金應對退休生活。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CPF
4、增加公積金收入的4個妙招
如何用公積金錢生錢,這4個妙招,幫你提升公積金收入。
①轉移法
把不動用的存款提早轉入特別帳戶:
特別帳戶的保底利率比普通帳戶高出1.5個百分點,若要提高存款利率,55歲以下的公積金會員可以儘早把不打算用來買房、或用於教育和保險的存款,從普通帳戶轉到特別帳戶,由此獲得更高利率,每年累積下來的復合利率也更高。
年滿55歲的會員則可把存款轉入退休帳戶,退休帳戶和特帳帳戶利率相同。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CPF
註:進入特別戶帳戶和退休帳戶的存款將無法再轉回普通帳戶,也無法用於買房、教育等用途。會員必須確定普通帳戶里有足夠的可使用金額,才把額外的存款轉入特別帳戶。
截至2025年,普通帳戶的保底利率為2.5%,特別帳戶的保底利率為4%。由此計算:
1萬新元的儲蓄若從普通帳戶轉入特別帳戶,30年後這筆儲蓄在更高的利率下,翻倍增加至11500新元左右。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CPF
②填補法
用現金填補公積金帳戶:
公積金局推出多項計劃鼓勵會員用現金填補公積金,以增加儲蓄強化退休保障,會員也能獲得更穩定的儲蓄利率。部分計劃包含減稅和政府一元對一元填補等鼓勵措施。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CPF
用現金填補自己或親人的帳戶:
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可通過退休存款填補計劃,用現金為自己或親人填補公積金帳戶。
如果現金填補未吸引配對補貼,填補者可獲得用現金填補公積金帳戶的稅收減免。
若為自己填補公積金,可獲得最高8000新元的稅務減免;
若為親人填補公積金,也可獲得另外8000新元的減免。兩者加起來,每年最高的稅務減免可達到16000新元。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CPF
退休帳戶配對填補計劃:
符合條件者的退休帳戶每填補1新元,政府就會配對為他們填補1新元,可由公積金會員本身,或他們的親人填補。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CPF
③按兵不動法
年滿65歲後,可較遲啟動每月入息。
公積金會員年滿65後可啟動每月入息,但若會員仍有其他收入來源,可延遲啟動每月入息,讓存款繼續在公積金帳戶中累積複利。
根據公積金局的數據,每延遲一年啟動公積金入息,每月入息金額可增加高達7%。和65歲就啟動入息的會員相比,遲至70歲才啟動入息的會員,每月金額增幅可高達35%。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CPF
④投資法
用公積金存款進行投資:
公積金會員可通過公積金投資計劃,在存款之餘,也能使用普通帳戶和特別帳戶的存款投資單位信託基金、投資聯結保險產品、新加坡政府債券、國庫券等產品。
但各種投資產品有各自的特點和風險,會員在使用公積金儲蓄進行投資前,必須充分了解相關的投資產品。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CPF
註:參考資料來源於CPF,聯合早報,綜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