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9日訊)等候預購組屋,年輕夫婦暫住四房式組屋單位,竟驚收近1200新元(約3600令吉)電費帳單,質疑能源公司的電費算法。
新加坡能源公司表示,已與顧客聯繫,解答疑問。
網民BazBakhtiar日前在網上申訴,不久前接到水電費單,帳單顯示今年1月的水電費用竟高達1184新元,比以往平均約100新元高出10多倍。
網民說,他和妻子是一對年輕夫婦,兩人在等預購組屋期間,暫時租下一間位於中峇魯第1座的四房式組屋單位。
他表示,並沒搞組屋聚會,房子就兩個人住,平時也用一般的電器,不解為何水電費會暴漲。他嘗試撥電給新加坡能源公司詢問,對方表示工作人員是在今年1月檢查電錶,帳單所顯示的是前10個月的數據收費。

男子稱電錶被鎖,導致他無法檢查電錶。(取自網絡)。
網民表示,他每月都準時繳水電費,根據以往的記錄,每月水電費介於100至120新元之間。
根據網民上載的截圖,電費從去年8月開始,都依據估計數據的模式來收費,直到後來根據真實的數據收費,導致收費突然暴增。
網民表示,工作人員整整10個月沒查看電錶,隨後把累積10個月的低估用量算進今年1月份的帳單,導致1月的電錶數據暴增,因此質疑能源公司的電費算法是否合理?
對此,新加坡能源公司發言人回復詢問時表示,當局已與這名顧客聯繫,以解答他的疑問。
網民把貼文放上網後,引起熱議。有公眾質疑公司算錯錢,也有人建議男子提交自己的電錶讀數,以便能根據實際消費量來計算。
不過,網民拍照留言回復表示,他也想自己提交電錶讀數,但水電錶已被鎖上,因此無法檢查電錶。
新加坡能源公司早前解釋,稽查員每隔一兩個月會檢查一次電錶,其他月份就用之前的數據估算收費,下個月檢查電錶後再根據真實的使用量,在帳單上做出調整。
去年6月,能源公司也表示,阻斷措施期間,為了落實安全距離措施,新能源暫停派人上門查住戶電錶,該種做法可能導致當月帳單比實際能源用量低,而這些累積的低估用量,將會在隨後的帳單中反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