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劇作人:想傳承華人獨特的文化

2020年01月17日   •   8550次閱讀

中國僑網1月17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雙語劇團Toy肥料廠已成立30年,演出了大小製作近200部。

近年來,新加坡華語劇市場預冷。被問及Toy肥料廠劇團未來的發展時,藝術總監吳文德笑說:「如果劇團做不下去,我就去當小販,我廚藝不錯!」

對一個新加坡的戲劇團體而言,能走過30年,算資深老團了。吳文德笑說:「我一開始就在,攆也攆不走。」

肥料廠劇團的創立和存在,從一個側面反映新加坡劇場圖景,隨社會沿革與文化演變一起發生的種種變化。

從玩樂中發掘藝術深層意義

1990年,12名志趣相投、年歲相仿的朋友,一起參與實踐劇場《老九》演出,當時實踐劇場還叫實踐話劇團,一群年輕人為《老九》學習皮影表演。演出結束後,大家仍聚在一起,不願散去,其中就有吳文德,還有何家偉、劉俊葳等。

吳文德說:「有一些難捨難分能當機立斷,但那時我們一群年少無知的初生之犢,竟決定成立一個劇團,讓12個朋友能搞創作。」

劇團名稱中之所以有「Toy」,是為紀念幫他們啟蒙的泰國皮影大師,大師泰文名中有個「Toy」,那中文名該怎麼起呢?「我們想不如把這個劇團當做一個能灌溉藝術,為藝術施肥的地方,所以中文名定名為肥料廠。」吳文德說:「Toy硬要理解成玩具也可以,我們就是從玩樂中發掘藝術的深層意義,或者探討娛樂的價值。」

有的劇場人將「娛樂」排除在戲劇外,但肥料廠開宗明義要把娛樂帶入戲劇中。

自小看街戲長大的吳文德,在娛樂性十足的街戲演出中得到享受,他理解大眾對娛樂的需求,他強調,藝術性強的作品也應從娛樂角度上服務大眾——吳文德帶著這樣的心態一頭扎進戲劇創作中,他沒有特別在乎肥料廠能營運多久,笑說還以為開個三年,團就關了。

「事實上,創作讓我大多數時間都挺開心的,這30年來開心的事情比較多。」吳文德說自己天性開朗,因而在創作中注入正面的個性,想用作品鼓勵大家都活得更自由、奔放、豪放一些。

他笑稱,「不覺得自己有多『痛苦』,可能這就是我還沒變成什麼巨匠的原因。」雖然他也創作過很悲劇的繼續,有時候難免耽溺於一種悽美感之中,還是時常提醒自己,還是讓觀眾多笑一笑吧。

肥料廠至今,粗估大大小小製作了將近200部。這其中,有幾部是吳文德一想起來,覺得還挺驕傲的。

其中之一是1994年的方言劇《剃頭刀》,承繼母親的戲劇細胞,年輕的吳文德決定以母親大半生演福建街戲的經歷為藍本,導演一台現代大戲,講述傳統藝術的衰落。這部作品重演至少四次,也曾遠赴中國和埃及巡演,亦讓吳文德得到不少獎項。

吳文德感慨:「我23歲寫出的一個劇本,到現在大家還記得,而且仍在翻演。從沒想到《剃頭刀》會有這麼長的一個劇場生命,我何德何能?」

戲中故事發生在上世紀40年代,以街戲演員的人生經歷折射傳統戲班走上「死路一條」的過程,說的雖是吳文德母親的故事,卻反映街戲沒落以及新加坡社會的轉變。

2008年的英語劇《詠蟹花》,描寫封建時期女性被壓抑的生活,背景是清朝一個貴族人家,五個裹著「三寸金蓮」的女兒們,聚在一起為父親準備隔日60大壽的蟹宴,並夢想成立一個女子詩社。該劇改編成華語版後,在2010年於北京舉辦的「中國國家話劇院第四屆國際戲劇季」戲劇節上,被介紹給中國觀眾。

近年偏愛中華文化素材

吳文德近年偏愛從中華文化或古典文化中拾取可以發想的素材,比如在新加坡國際藝術節上演出的《南柯一夢》,以及馬上要在華藝節上登場的《竹林七賢》。前者是年輕編劇朱昕辰根據中國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史詩劇作《南柯記》改編而成《南柯一夢》三部曲,後者是許聲亮、吳文德以三國魏晉時期《竹林七賢》故事為創作靈感的現代舞台劇。

「中華文明太深奧太有魅力了,我們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東西,有很多能讓我再創造或繼續探研,就算我把餘生精力用在這樣的創作上,也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吳文德說:「如果每年我都有機會推出一個與中華文明相關的原創演出,無論大小,我都會相當重視也珍視。」

吳文德正閱讀有關草藥的資料,研讀草藥薰香怎樣影響人的健康和思維。他說:「我要寫一個關於藥香的新劇本。之所以想做這樣的作品,是想傳承我們華人獨特的文化,因為願把這些東西學好的年輕華族子民越來越少,這是很危險的。」

談及本地華文文化凋敝的現狀,吳文德說:「我倒有一種逆向思維,既然面臨這樣的文化窘況,我們更須做一些體現中華文化精髓的深層次作品,這樣你才更可能被它的精闢性吸引。」

肥料廠專注於原創

談到未來規劃,吳文德說肥料廠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與時俱進。「我不太相信這一秒定出的一個藝術方向,跟五年後的世界還能吻合,我避免這樣的定格。肥料廠要專注於原創,要根據當下現實狀況去創作,讓戲劇跟觀眾的思維、精神、需求直接掛鉤和對話。」

吳文德並不是太在意經濟上的收入:「我反正想,有多點錢,就多加幾個魚丸,沒那麼多前,就只吃面嘛。」他說,「我的真心話是:能寫詩,能寫劇本,我已經很富裕了。」

他坦言,偶爾會擔心五年十年後華語戲劇是否存在。吳文德笑說:「如果劇團做不下去,我就去當小販,我廚藝不錯!」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