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四位醫生向新加坡政府發了一份公開信,呼籲民眾戴口罩。
在這封公開信中,四位醫生說,在政府極力組織抗擊新冠肺炎的同時,民眾應該也為此盡一份責任,維持自己的個人健康。
他們說,我們並不是要貶低政府衛生部門的指示。
但是,為了民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身為專業人士,我們認為有必要發出這個信息。
我們相信,政府部門會以人民的利益為本,作出合適的回應。


(圖:來源自網絡)
中文大致意思為:
2003年的薩斯病毒中,238個確診病例中有33人死亡。
2019年的新冠肺炎情況卻相對複雜。
被感染的患者在醫院隔離室中並非總是可追蹤和可控制的。
基於這種病毒較為溫和,沒有症狀的感染者可悄無聲息地把病毒傳播給他人。
病毒在一定的比例下能導致患者致命。僅通過測量體溫無法很好地識別感染者。
由於他們可自由交流而不受遮掩,每天將有更多的人被感染而不自知。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死亡人數已超過薩斯病毒。
英國,馬來西亞和韓國已經有確診案例發生在新加坡。
科威特和卡達向其公民發布了有關新加坡的旅遊建議。砂拉越則建議從新加坡返國後的人民進行隔離。
我們建議大家外出時刻帶上口罩。每人每日更換口罩是不可能的,因此可購買可洗的布料,再以適合的紙質材料縫合製成口罩。又或者,以圍巾代替口罩系在臉上。
避免不必要的接觸,乘坐德士時,保持窗口的敞開;
減少逗留在有空調的地方,如購物中心與美食廣場;
使用上網送貨服務;
學校則該以網絡形式進行教學;
宗教場所可使用電風扇和自然通風,縮短禮拜的時間,增加更多小規模的禮拜以錯開人流量。
若人人能遵循這個『戴口罩,避免接觸』的宗旨,新冠肺炎有望在兩周內得到控制。

(圖:來源自網絡)
眼下口罩很「珍貴」...新加坡的口罩基本上都是中國企業供給滴...
而現在,中國的口罩都還不夠用,新加坡就更難了!
那如果買不到口罩...怎辦?
近日, 中國民日報客戶端上海頻道刊發報道,《聞玉梅院士的「非常研究」:一次性醫學口罩電熱吹風處理可再用!》網上一時風行。
畢竟,眼下口罩很「珍貴」,院士教咱科學靠譜重複利用,非常及時。
以下是視頻報道:
有網友疑惑,電熱吹風高溫吹熱口罩外的保鮮袋,會不會造成保鮮袋有害物質在室內散發?
質量符合標準要求的保鮮袋經常被放入微波爐等高溫環境下加熱,遠超電吹風溫度,從實踐上看,不用過於憂慮。
高溫是否會破壞口罩材質,導致口罩喪失防護作用?
普通醫用防護口罩主要材料是無紡布,通過過濾起到隔離作用,病毒一般附著在飛沫、灰塵這樣的顆粒物上,普通醫用口罩可以起到防護效果。
口罩在乾燥情況下防護效果最好,用濕熱方法如蒸煮消毒,會破壞其效用。

(圖:來源自網絡)
這確實是個小事情,但目前急需,能立刻見效...
就是有點費力+費電...
不過...相對於買不到口罩來說...已經很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