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防疫厭惡症」來襲,近一半人對「防疫措施」不堪重負
現在不得不佩服全球醫學界專家們的遠見卓識...
在防疫之初,不少專家就指出疫情或將長期與人類共存...
走到今天...全球疫情去了又來,控制再暴發的事件不斷在世界各地上演...
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6日10時(北京時間17日16時),全球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6萬7291例,達到2129萬4845例;死亡病例增加5985例,達到76萬1779例。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截至北京時間17日7時27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達2159萬0578例,死亡病例為77萬3649例。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累計死亡病例已超過17萬例。

(圖:來源自網絡)
截至16日20時(北京時間16日19時),日本當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021例。日本已連續4天新增確診病例超過千例,8月以來共有12天新增確診病例超過千例。
韓國當地時間15日零時至16日零時,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79例,創下該國3月8日後單日新增病例數新高。
德國疫情自7月初以來持續反彈,發展形勢「令人擔憂」。目前全球和德國的感染人數都在持續增加,形勢十分嚴峻,必須阻止疫情進一步惡化。希望全民能夠參與防控,遵守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規定。
由於疫情反彈,羅馬尼亞政府宣布疫情防控戒備狀態從16日起再次延長一個月。羅馬尼亞5月中旬結束為期兩個月的疫情防控全國緊急狀態,進入低一等級的戒備狀態。

(圖:來源自網絡)
抗疫常態化!
抗疫常態化!
抗疫常態化!
這是2020年最常聽見的五個字...
這五個字給新加坡帶來了多大的壓力?
近日,新加坡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70%的新加坡人覺得新冠疫情爆發的時間比他們預期得要長。到今天,還是「抬頭望不到天」,實在讓人心生厭倦。
《Sunday Times》委託在線市場調研公司,對1000名16歲以上的新加坡常駐人口進行調查: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時長,超過你的預期嗎?」
其中有約70%的人表示,是的,確實超過自己的預期。
比我預期的長多了47.3%
有一點超過預期23.4%
和預期的差不多吧20.9%
不知道,不確定8.4%
43.7%民眾認為自己已經厭倦抗疫措施

(圖:來源自網絡)
「你同意:自己已經厭倦了那些防疫的規定和措施了嗎?」
同意28.8%
強烈同意14.9%
保持中立28.5%
不同意18.2%
強烈不同意9.6%
有43.7%的人表示:是的,已經感到厭倦了。
不能出國旅遊,在國內還各種限制,活動被取消、公共區域例如體育館、游泳館都有人數限制...
對於工作壓力大的白領人士來說,原本公共假期可以飛泰國飛印尼度個假,給生活注入一些能量,現在,沒什麼精神寄託了...
還有那些平時習慣聚集在鄰里咖啡店裡聊聊天的樂齡人士,堂食取消的那一陣子就像是關禁閉...

(圖:來源自網絡)
「你覺得哪一項是最討厭的措施?」
出門要戴口罩26.7%
safe entry二維碼19.2%
限制聚會人數13.6%
推遲/取消活動7.1%
公共區域禁止進入(泳池、健身房等)4.6%
保持社交距離3.4%
關閉宗教場所3.2%
其他措施4.1%
不討厭任何措施 18.1%

(圖:來源自網絡)
「如果當局不要求,你還會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嗎?」
會嚴格遵守 43.3%
會遵守 43.3%
偶爾會遵守 10.4%
不會遵守 2.3%
從來沒遵守過 0.7%
...
從調查結果看,「防疫厭惡症」已經在席捲新加坡...
防疫高壓之下,心理的放鬆和坦然才是關鍵,心理分崩塌才是更可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