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旋地轉非小毛病 潛在健康狀況的徵兆

2020年09月09日   •   2萬次閱讀

突然感覺眼前一陣天旋地轉、頭暈目眩,且站不穩腳步?眩暈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這是身體出狀況所發出的信號嗎?

本地不同領域的醫療專家說明哪些情況須要特別警惕,發生眩暈時應如何處理,以及適當的預防措施。

眩暈患者可能會感覺房間仿佛在旋轉,或有身體不穩定,噁心作嘔等現象。(iStock圖片)

眩暈可預示健康狀況

頭暈目眩是很普遍的現象。亞歷山大醫院心臟專科助理顧問醫生袁儀婷說,眩暈是一種感官體驗,它本身不是疾病,通常是良性現象。然而,眩暈可能是潛在健康狀況的一種徵兆。

黃廷方綜合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陳葆芬指出,眩暈的涵蓋面很廣,對於不同人可以有不同含義。患者可能會感覺房間仿佛在旋轉,或許也有頭重腳輕,似乎快暈倒,身體不穩定或噁心作嘔等現象。由於眩暈可由多種情況引起,從輕微良性問題如睡眠品質差,在太陽下曝曬,到嚴重的心臟和大腦問題皆可能,對醫生診斷病情而言,是個挑戰。正因如此,病人對個人病況的具體描述是確定診斷的重要關鍵。

伴隨的線索還包括眩暈是否是由頭部運動或改變姿勢所引起,是否失去意識,以及其他的不適症狀。這些因素有助於縮小鑑別診斷範圍,使醫生可以決定接下來是否需要讓病患做進一步檢測,以及適當的檢測範圍。

常見導因:前庭系統出狀況

眩暈的特徵可以從輕度感覺不平穩至嚴重的天旋地轉或眩暈,大部分原因是人體內耳負責保持平衡的前庭系統(vestibular system)出狀況。

亞歷山大醫院耳鼻喉科中心助理顧問醫生柯優麗(音譯,Dr Eunice Kwa)指出,最常見的眩暈原因是良性陣發姿勢性眩暈症(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簡稱BPPV)。這主要是當微小的內耳微粒在前庭系統中移位,導致頭部在移動時前庭系統受到刺激,從而導致頭暈。BPPV引起的眩暈通常被描述為當頭部移動時,旋轉或眩暈會加劇;當頭部靜止不動時,症狀可獲得短暫改善。嚴重者可能會感覺噁心和想嘔吐。

國立腦神經醫學院神經內科高級顧問醫生葉津偉補充,這類眩暈可由特定的頭部位置引起,如在床上翻身,或抬頭時頭向後彎曲。然而這情況並不危險,持續時間不到一分鐘,沒有其他伴隨症狀。

柯優麗醫生說,藥物通常不能治癒BPPV,只能暫時緩解症狀,治療BPPV主要是由受過訓練的醫生或經驗豐富的前庭物理治療師來執行,恢復內耳顆粒的正常位置。多數患者在一次治療後症狀會有所改善,但情況罕見的患者可能須要動手術。

另一個眩暈導因是前庭神經炎(vestibular neuronitis),指的是前庭系統向大腦傳遞信號的神經發炎,妨礙其正常運作。噁心和嘔吐在急性階段很常見,但往往會隨著時間改善。

葉津偉醫生補充,這通常是由一側前庭神經的病毒介導的炎症引起,促使頭部兩側的內耳平衡器官所檢測到的頭部移動信息產生不對稱的感知輸入,並導致眩暈。患者通常先前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有些人可能會因為難以適應一側的前庭神經功能喪失,而導致持續性頭暈,以及在頭部移動時感到不適,但這情況並不會危及生命。嚴重的眩暈症狀可以持續幾天到一周,隨後多數人會緩慢恢復。

柯優麗醫生說,前庭神經炎的治療包括使用抗噁心和抗眩暈藥物來緩解症狀。如果嘔吐嚴重並且長時間影響口服藥物,則可採用靜脈補液。由於大腦的平衡中心能夠適應這種新的不對稱規範,多數患者在沒有接受其他治療的情況下會逐漸好轉。

前庭型偏頭痛常見

另外,柯優麗醫生透露,在她的診所接觸到的病例中,被診斷為患有前庭型偏頭痛(vestibular migraine)的病患也很常見。這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其眩暈症狀可伴隨或不伴隨頭痛。柯優麗醫生與葉津偉醫生皆指出,這種情況的眩暈症狀表現可以非常多樣,從對震動敏感至實際的暈眩,病患可能有偏頭痛病史,或嚴重的搏動性頭痛,對光和噪音敏感,以及伴隨噁心和嘔吐。很多時候,這些頭痛不會伴隨著眩暈發作。

柯醫生也說,病患可能因為誤診導致持續性症狀,但造成偏頭痛的原因未完全清楚,常見誘因包括睡眠差等。管理前庭型偏頭痛的方法一般包括避免觸發誘因和服用防止症狀發作的口服藥物。保持規律睡眠、飲食,運動鍛鍊和避免壓力也有助減少病症發作的次數和強度。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可同時出現多種眩暈導因,而正確良好的診斷是治療的第一步。因此,人們在發現有持續性、反覆發作或嚴重眩暈症狀時,應儘快讓醫生評估病情。

血壓和心臟神經相關暈眩

陳葆芬醫生指出:「發生眩暈,如感覺房間仿佛在旋轉,可能是由於內耳問題或後循環型中風(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頭暈或感覺要暈厥也可能是體內血液循環出問題。

人們須注意先兆症狀,包括是否有心悸、胸部不適和呼吸困難等現象。心電圖和心臟成像等檢查方式能幫助診斷疾病。」

此外,心律失常如過快或過慢,嚴重冠狀動脈阻塞,心臟功能不佳,以及瓣膜問題都會影響心臟作為泵的效用,導致頭昏眼花或幾乎昏厥。醫生的評估將有助診斷這類心臟問題引起的眩暈。

袁儀婷醫生說,心臟虛弱如患心肌病亦可能引起眩暈,這可由許多因素引起,如之前曾心臟病發作或有遺傳性疾病等。此外,中風、血壓太高或太低都可能導致眩暈。

陳葆芬醫生和袁儀婷醫生皆指出,與血壓和心臟神經相關的眩暈常見原因可包括:

體位性低血壓

這主要發生在改變姿勢,如從仰臥或坐下到突然起立所引起的血壓急劇下降現象。

當人們出現脫水、貧血、急性疾病,或是在服用某些藥物,或心臟功能較弱時,尤其可能發生。通常低血壓所導致的眩暈情況是短暫且不危及生命。患者可通過放慢這類站立與坐下動作或穿上壓力襪幫助改善眩暈問題。

心臟神經源性反應

心臟神經源性反應可導致心臟減速或血壓下降。通常是由疼痛或情感衝擊所引起,尤其是當患者脫水或站立時間較長時發生。在這種情況下,適當飲水和避免觸發誘因可防止情況復發。這情況在年輕患者中較常見。

袁儀婷醫生和柯優麗醫生提醒,多數眩暈的原因沒有生命危險。不過,導致腦部血液循環不良的問題如急性出血、中風、心臟病發作、心臟衰弱、心律失常等則可能危及生命。要強調的是,如果患者特別是老年人摔倒,可造成嚴重創傷。因此,患者及其家人在眩暈發作時應保持警惕,降低摔倒風險。

若患者有身體狀況,正在服用多種藥物或抗凝劑,並且伴隨著其他症狀,包括糞便中帶血或呼吸急促,或曾發生跌倒,外加年紀大,都應適當就醫。

袁醫生建議,有血壓相關病況者和糖尿病患,可在家中分別使用血壓和血糖測量儀器監督身體狀況,時時保持水分充足也很重要。

陳葆芬醫生補充,眩暈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品質,但往往無須特別驚慌,它通常會自行消失。發生眩暈時,重要的是獲得充分休息,避免操作任何機器或駕駛。需要時可躺下,減少跌倒和受傷的風險。如果眩暈持續超過幾天,或復發,或嚴重到影響日常活動,則應該求醫。

辨識高風險症狀

當急性眩暈出乎意料發生,且可能伴隨噁心、嘔吐症狀,加上走路不穩,容易令人感到害怕。葉津偉醫生指出,由於眩暈常見導因的主要症狀往往相似,人們難以在第一時間辨識出病因,最好是儘快求醫。   

綜合受訪專家們的建議,若患者出現眩暈的同時,也出現以下任何症狀,就應即刻就醫:

嚴重頭痛;

視力、聽力、說話或走路突然出現困難;

感覺身體四肢無力或有麻痹症狀;

失去意識;

發生癲癇;

飲水咳嗽,流口水;

胸痛;

心律失常;

近期頭部曾受傷。

三大類與營養相關病況

新加坡國立大學綜合診療所高級營養師袁穎婷指出,與個人飲食習慣和營養狀況相關的眩暈主要可包括以下三大類:

貧血症

缺乏足夠健康的紅細胞為身體輸送氧氣。患者可感到虛弱和出現眩暈。其他伴隨症狀包括疲倦和面色蒼白。雖然不同類型的貧血有不一樣導因,但關鍵是確保自己飲食均衡,可多攝取鐵、維生素B12和葉酸等營養素,有助於製造紅細胞和血紅蛋白。

低血糖

血糖水平過低也可導致眩暈。其原因包括禁食,少吃一頓飯,或延遲吃飯時間。若人們維持平日的進食量,但突然增加運動量也可導致低血糖。除了眩暈和頭痛外,人們可留意的其他症狀包括冒冷汗、顫抖、手抖,感到極度飢餓、虛弱,心跳加速,視力模糊。一旦察覺血糖水平持續降至4mmol/L以下,應採取以下措施:

立即進食以下任何一種食物:半杯(125毫升)果汁;溶於清水的一湯匙糖分或蜂蜜;三顆糖果(非無糖類)。

等待15分鐘再重新檢查血糖水平。若依然維持在低血糖水平,應立即就醫。如果血糖水平上升至4mmol/L以上,可以吃或喝以下其中一種食物:平日正餐的餐食;一片塗上低脂奶酪或花生醬的麵包;三片全麥餅乾;一杯低脂牛奶。

脫水

在炎熱天氣下做戶外運動,或沒有補充足夠水分,可能會因為過熱或脫水而發生眩暈。除了出現口乾、嚴重口渴、頭暈、頭痛和心跳加速外,汗液和尿液分泌可能會減少,尿液顏色也會變深。嚴重脫水是危險現象,須立即就醫。

中醫:多做頸部運動與穴位按摩

宜康中醫陳珮晶醫師從中醫的觀點來說,眩暈常見的導因包括肝陽上亢,氣血虛弱,腎精不足,痰濕中阻,及瘀血阻竅。她建議,眩暈症狀輕者可閉目,嚴重眩暈者若視物旋轉,不能站立,應暫停工作與避免高風險活動。最好能在安全的地方或臥室閉目休息。中老年人反覆眩暈,則應警惕那可能是中風的先兆。

陳珮晶醫師指出,眩暈患者應保持良好作息習慣及平和情緒。她也說:「部分眩暈患者可能會申訴頸肩僵硬、肌肉酸痛等現象。當頸動脈供血不足,可影響大腦供血及供氧,因此出現眩暈。人們應該多做頸部運動,鍛鍊頸肩肌肉,也可自我按摩穴位。」

記者:孫慧紋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