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二戰戰場

2020年09月18日   •   7353次閱讀

湯申路上段幽靜也優美。

我家在湯申路5英里半海南山鎮北邊。1941年12月8日凌晨2點,傳來爆炸巨響,實里達機場的上空連續不斷的火舌射向天際,我們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天剛亮,住在市區的親戚「衝來」,驚慌述說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

從市區到軍港和實里達空軍基地,湯申路是必經的南北大道。1941下半年,來了許多年輕的英軍。每逢周末,軍港灰藍色的巴士載滿軍人到市區尋歡作樂,半夜才回軍營。他們在車上狂喊大叫,情緒有點失控,途經我家這段路,把我們吵醒。這些軍人都是20歲左右,是英國、澳大利亞派來的,預防日本攻擊,在這裡備戰。

我家在湯申路5英里半海南山鎮北邊。房子是高5英尺(1米約3.3英尺)的浮腳屋,有寬闊的走廊,朝東,前面是一片樹膠園隔開公路。東北角是個空曠、面積很大的水池。這些都是南益樹膠廠的房地產。

站在走廊上,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來往的車輛和行人。還有馬路對面,父親租來經營樹膠煙房的工廠。這時路上的軍車特別多,有的運兵,有的拖曳大炮。常見的「田合」「源順」兩大民營運輸公司,車輛多被徵用,幾乎絕跡。局勢的確不妙。

日機空襲

1941年12月8日凌晨約2點,傳來爆炸的巨響,把我們吵醒,都起床看個究竟。父親指著東北方實里達機場的上空,連續不斷的火舌(高射機關炮)射向天際,和類似炮竹爆炸的聲響,大約持續15分鐘之久。不知道是什麼事。

天剛亮,住在市區的親戚「衝來」,驚慌述說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新加坡有許多地方遭轟炸,死了很多人,要求父親提供房子給他們避難。父親立刻通知工人把兩座空的亞答屋改裝,接納五家親戚。平日清靜的周遭,突然增加30幾個人,非常熱鬧。

浮式防空洞

新加坡被空襲後,政府要求人民自建防空壕避難。如何修建,我們沒有經驗。最初設計的防空壕,真是笑死人。用木板加木條,釘成一片大約是10英尺方的大板,斜斜擱在番石榴樹幹旁,大板上堆著一層沙包,這樣就是防空壕。

過兩天,敵機第一次晚上來空襲,經過我家的上空。大地一片漆黑,我們都來不及躲在板下。從實里達空軍基地發射出來的高射炮,颯颯的彈片落在樹膠園和番石榴樹旁,令我們驚心膽戰。

防衛的工事,必須重新想辦法。可是住家的土地是黑泥地,挖不到6英尺深,泉水就流出來,水有鹹味,不能飲用,只能洗手腳。只好建在地面上,這是不得已的設計。先做堅固的圍牆,約5英尺高的上面,擱置巨大的橫樑,然後堆上很厚的沙包,外觀像一座小山,我稱它為「浮式防空洞」。實際上裡面很小,寬度大約8英尺,長度15英尺,要容納20幾個人,實在有如沙丁罐。因為心理恐懼作祟,雖然人多悶熱,還不會覺得難受。敵機來了,躲在裡面,敵機飛走了,立刻跑出來,實際上在防空洞裡的時間很短。

1941年12月和1942年1月,兩次遇到一個多星期有月光的晚上,長輩圍坐在門口埕(廣闊的平地)聊天,都是談論戰爭的事。警報響了,四五架銀色的敵機,在月光照耀下,猶如蜻蜓般從我家上空飛過,高射炮雖然對準敵機,始終無法打到,據說敵機太高。

我們都認為夜間來犯的敵機只是示威,不是轟炸,所以不躲進防空洞裡,乾脆在空地上看敵機飛行的蹤影。但在黑漆漆的夜晚,除了蟲鳴,萬籟俱寂,警報突然響了,實在令人感到萬分恐怖。防空壕太暗,必須摸索,索性站在走廊觀望。十多支探照燈在空中揮來揮去,根本照不到敵機的蹤跡。

海南山郊區遭轟炸

戰爭爆發了,海南山鎮周邊的寺廟山芭成為城市人避難的地方,臨時蓋了許多亞答屋。我家背後那棟亞答屋,原是學校校舍,這時搬來幾家廣東人,平日九個大男人去做工,留下30多個婦孺守家。

12月底的一個中午,警報突然響了。我們全家正在廚房吃午餐,大姐聽到飛機從家上空飛過,大喊是日本飛機,趕快逃啊。話剛說完,咻咻的炸彈落下來,轟隆的爆炸聲四起。我給堂兄拖走,從地面的廚房拖到另一端的樓梯滾到地面。

屋子前後的空地都中彈,廚房全倒了,幸運全家逃過一劫,但仍然拚命逃進防空洞。這時正是廚房炊事的時候。突然有人大喊「失火啦!」,那棟接納親戚的亞答屋倒下燃燒,塌屋底下「救命!」聲四起,但火勢太猛,井水距離太遠,有桶無水。十多個年輕的親戚,眼睜睜地,著急地救不了。十多分鐘後,整棟亞答屋化為灰燼,遺下大塊的樑柱仍然青煙裊裊。一個老婦滿身是血,躺在石級邊呻吟。只有三個婦女和一個小孩逃出來,躲進我家的防空洞裡。旁邊另一棟亞答屋也倒下來,幸運沒有起火,七八個人被親戚從倒塌的屋裡救出來。

我家的廚房被炸彈威力震倒,滿地狼藉,不能使用,臨時在屋前右側搭建一間。

距離防空壕不遠的一條小水溝,一顆炸彈沒爆炸,為安全計,軍方令我們及所有親戚避開。我們只好避難到隔馬路樹膠煙房住一晚。

越過湯申馬路時,看到路上的燈柱電線都倒下來,許多軍方、救傷車四處救人。第一次看到很多ARP(空防救助人員),忙著救傷或維持秩序,氣氛似乎很緊張。

避難到煙房,我坐在工廠的地板上,看到水牛式的戰機不斷在空中飛翔,非常害怕,以為是日本的飛機又要來轟炸。這是我一生唯一逃難在外頭過夜。

日機為何炸海南山

第二天10點多,ARP通知我們,門口的炸彈經引爆已經安全,中午時分才回到住家。

經過這一次大轟炸,許多親戚多搬走了,剩下兩家。我就讀的小學淡申學校,靠近光明山普覺寺,根據老同學王來寶說,校舍(校址在宏船老和尚紀念大樓馬路的對面)也在這一天被炸毀,死了七個人,他的家在校舍左鄰,也被震倒。許多供逃難者居住的亞答屋,多中彈倒下或起火燃燒。

海南山不是軍事基地,日機為什麼在這個小範圍投下100多顆炸彈(據ARP說),炸死許多毫無防備的人?幾十年來,我一直在尋找有關海南山轟炸的記錄,包括準確的日期,全屬惘然。

1941年英軍為了備戰,將油庫分散在幾個地方,包括當時是郊區的兀蘭、甘榜峇魯。日機對新加坡一些軍事設施的空襲,實際上也並非大事破壞,因為他們占領後要用到。

約1942年1月初,西南邊毛廣島油庫被日機擊中燃燒,白天黑煙蔽空,晚上火紅閃閃。兩天之後,一場大雨,油煙隨水淋下,我們喝的井水、自種的蔬菜都是一層黑油,家裡養了十多隻純白的「番鴨」,竟然變成黑色。這場油庫大火,足足燒了兩個星期。

英軍撤退

根據史載,從1941年12月8日到次年1月31日,只有54天,12萬平方公里的馬來半島竟然落入日軍手中。英軍敗退實在超速。1942年1月31日,英軍炸毀長堤吊橋,2月1日英軍退守新加坡,保衛戰開始。

2月2日與3日早上,我們坐在浮腳樓走廊的椅上,遙望前面公路的動靜。突然看到一隊隊的英軍從湯申路上段北邊往南撤退,一直到黃昏還沒有走完。我估計有上萬人,雖然是敗兵,隊伍還算整齊。

第二天,一些落伍的散兵,如醉若癲,竟然從公路跨過獨木橋,越過籬笆走進我家的園地,躺在地上,似乎很疲勞。離開時把槍枝丟在樹膠園裡,年輕的親戚發現,搜出數支步槍,把它丟在爛泥很深的魚池裡,免遺後患。

我在番石榴樹幹的椏叉找出一把短槍,據說是左輪,槍管里還有五顆子彈,非常危險,被堂兄搶去丟在水池裡。這棵番石榴樹靠近防空壕,說明有一個散兵曾走近我們的防空洞。為了杜絕散兵進入我們的園地,橫擱在公路旁水溝上的獨木橋,立刻被拆掉。

這兩天,四周出奇地平靜,除了撤退隊伍的皮鞋聲之外,就是夜間的蟲鳴。到了2月7日與8日,日軍晝夜從新山以巨炮射擊新加坡,尤其是寂靜的夜晚,從發炮到爆炸,震盪房屋,天搖地動。每顆火紅的炮彈,都呼嘯飛越我家的上空,然後在不知何地點爆炸。我們真害怕,萬一開炮失准落在住家,什麼都完了。有時發炮過於密集,只好逃離美夢的床鋪,躲進濕熱的防空壕里。

最後的攻防戰

1942年2月8日,日軍開始強渡柔佛海峽。英軍不斷向南撤退。12日,日軍到達湯申路上段,我家就在湯申路5英里半,成為戰場。

北邊6英里是日軍陣地,占據現在稱為亞達菲,南益樹膠廠和光明山的山地。英軍陣地在南邊的5英里,占據布萊德(Braddell),加利谷(Caldecott)山頭,防衛僅剩的水源麥里芝蓄水池。這裡是十字路口,英軍唯一的交通要道。南下到市區,布萊德路向東通後港,羅尼路西通武吉知馬路。

從 2月12日下午到15日午後,前後三天,英日兩軍在湯申路五六英里的公路範圍,展開激烈陣地戰。我們的住家是谷地,無路可逃。

據鄰居王金祥(他也是ARP)說:日軍前鋒部隊人數不多,一隊二三十人,在我們周圍,利用長滿雜草的公路水溝和鄉村的小渠作掩護,潛行進擊;繞過山丘背後包圍英軍,逼使英軍投降或撤退。有的騎腳踏車,十多人一隊,沿公路南下,雖然「勇往直前」,有時也被南邊射來的槍彈擊中;短兵相接,子彈不長眼睛,四處亂飛。尤其是迫擊炮,射程不遠,南邊的英軍,可能是新手,調節角度不對,震動失准,時常瞄不到目標,半途把樹膠樹幹攔腰炸斷。彈片從天而降,父親在防空壕洞口剛挺身探頭,差一點就被擊中。

三天雖然很短,驚恐的感受和飢餓卻很長。沒有飯菜,只有開水和餅乾充飢,大人偶爾提戰事,多數時候保持沉默。終日困在防空洞裡,也是很疲累,一旦槍炮聲暫停,便放膽在防空壕周圍或園地里走動,大人有時跑回屋子,睡在走廊。他們都萬分警惕,一聞聲音,很快伏在地上,免成槍下鬼。

廁所與香蕉樹

防空洞建在幾棵番石榴樹下,據長輩說是防止被敵機看到。又靠近香蕉樹叢,在香蕉樹旁邊挖一個三四英尺深的洞,上面放兩條平行的木板,周圍用鋅板圍起來,這就是「化妝室」。沒事做,吃得更多,飢腸益頻繁,不斷口進下出。有「新設備」實在非常「方便」。長輩的知識雖然不高,這樣的安排也很恰當。窟窿裡面的「東西」沒有出口,有增無減,十足味香園。但為什麼設在香蕉樹旁邊?原來長輩們設想有乾坤。戰爭時期,放一下,哪裡有紙擦?香蕉葉是天然的衛生紙。要下放,先撕乾的香蕉葉,撕完了,撕生葉的。這種經驗很古怪,只有住在鄉村的人才知道,善用現成的物品 。

2月13日下午,我肚子不舒服,乘停火之機,趕緊到廁所去,不料剛蹲下,天上的炮彈大量落下。炮火非常激烈,不料一顆子彈不偏不倚,擊中旁邊一棵樹膠樹,「唰」的一聲,半腰折斷,廁所在樹左邊,它倒向右邊,真是大幸。父母驚恐,大聲呼叫,要我逃回防空洞。哪有辦法,後門不聽話。一個親戚仆伏爬過來,把我壓回(不容我抬頭)防空洞。我手上還有幾片乾的香蕉葉,我忘了擦。總之糞臭和防空洞的泥土臭都一樣。

空氣、水、餅乾

子彈可怕,轟隆一響,忍耐躲進沒有第二道出口、空氣污濁的防空洞裡。炮彈聲靜下來,趕緊竄出洞外,第一個要的是什麼?平時不注意的空氣,呼吸一下,覺得很爽。第二個要的是水,「咖啡在哪裡?茶在哪裡?」戰爭爆發,地處郊外的我家,來了很多避難的親戚,幸虧父親做生意,有不少積蓄,購買很多餅乾咖啡和茶葉,供親戚每夜聚首閒聊戰爭的事加油。長輩天天閱讀報紙,話題多,外加個人的評語,滔滔不絕,打發時間。工廠的親戚員工都來了,打聽消息,準備退路。

父親是南益樹膠公司總行的買辦經理,雖然戰事緊張,每天都要到山仔頂珠烈街辦公。巴士稀少,等候耗時。他買輛輕型腳踏車代步,未幾被偷。日軍占領馬來半島西岸,馬六甲海峽斷航,海港許多船隻被炸,樹膠運不出去,生意停頓。

到了第二年1月上旬,局勢非常嚴重,交通中斷,公司立刻發薪遣散,叮囑他們到最深入的山芭去,與農家合作種菜自養,免遭日軍殺害,只留幾個近親幫助。父親不用上班,無法入市區獲得最新戰事消息,也無法買到報紙。每晚聚首談論,都是猜測。

戰場已經進入柔佛,門口埕頓時冷清下來,大家心裡忐忑不安,今日不知明日事。從1942年2月7日起,日機頻繁臨空掃射,不能炊事。2月13日,英日兩軍在湯申路交戰,更沒有機會煮飯。開一桶餅乾,一下子就吃完;必須節制,採用分配,每人每餐四五塊「瑪尼」餅。否則兩天後,肚子就要挨餓。

英軍投降戰爭結束

早期住在郊外的家庭,都會養雞鴨。我家園地很大,養了不少家禽,雞鴨蛋都有,當作供品。每逢神明誕辰,如關公、大伯公、觀音,都要殺雞宰鴨祭拜。2月14日,幾個日軍作戰先頭部隊,不知從哪裡竄進我家籬笆,看見有雞鴨,要我們抓雞給他,但是放野式的雞很難抓。可能延誤他們的行程,立刻向我家索取雞鴨蛋。我們被嚇壞,當然儘量給,好讓他們趕快離開。

2月15日上午,日本軍機還在我們居住的上空掃射,目標是守住麥里芝蓄水池附近山頭的英軍。中午過後,日軍已經越過海南山鎮的戰線,炮聲也逐漸遠去。傍晚,已經寂然無聲。我們想已經脫離戰場,大膽離開防空洞,回到床上,這一睡非常舒服。我們並不知道英軍已經投降了,次日看到征服者的傳單才知道。三天三夜,不知肉味。2月15日,正是農曆新年,當然無心慶祝。第一餐煮的晚飯,加上罐頭配料,比山珍海味還好吃。

戰爭結束,心情比較輕鬆, 只怕日本兵來干擾。換了新主人,我們以為可以過正常的生活,事實並非如此。我們是不是良民,不是自己決定,是由新主人胡亂評估。父親非常沉悶,抗日的資料會給家裡帶來災難,要如何處理?16日早上,他與姐夫將所有的文件:抗日傳單、籌賑會的收據,很多的愛國歌簿「民族呼聲」,在沖涼房全部燒掉,然後用水衝進爛泥溝里。20多片愛國歌曲的唱片,大姐和二姐不願銷毀,只好特別包裝,收藏在柴堆里。直到今天,我仍保存這些唱片。唯一疏漏的,是一袋新做要籌款救濟難民的紙花,仍吊在牆上,幸虧檢證的日軍沒有看到。1943年要過農曆年大掃除才發現。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