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氣象局表示,拉尼娜(La Nina)自然氣候現象,也稱「東太平洋降溫階段」自2020年底以來出現,已經持續近兩年。拉尼娜現象為東南亞地區帶來更潮濕的氣候,也是導致新加坡最近頻頻下暴雨的原因。

(圖源:unsplash)
但這種氣候現象預計在下半年減少,這會導致東南亞地區的乾旱氣候延長,導致熱點和煙霾活動增加。新加坡因此將可能在下半年再次面臨跨境霧霾。
由於拉尼娜現象,過去兩年新加坡幾乎沒有霧霾,最近一次跨境霧霾到達新加坡是在2019年9月,當時的空氣品質在某些日子達到了不健康水平,PSI(污染標準指數)指數超過了100。
6月到10月是東南亞地區的傳統旱季,新加坡國家環境局下屬的 MSS 表示,在此期間,新加坡可能會出現長時間的乾旱天氣,根據火災的位置和盛行風向,新加坡可能會在乾旱時期受到跨境霧霾的影響。
總部位於美國的環境新聞網站 Mongabay上個月報道稱,印度尼西亞廖內省已在火災季節之前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以加快和加強滅火和預防工作。

(霧霾下的金沙酒店。圖源:bbc)
新加坡受跨境霧霾影響最嚴重的的一次是在2015年,PSI指數達到了341,污染物指數達到300以上則對人體有害。這場持續9周的霧霾事件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燒焦的氣味在空氣中瀰漫,能見度只有幾米,許多新加坡人出行時不得不戴上口罩,中小學也於9月25日停課。根據世界銀行估計,本次霧霾事件使新加坡損失了 7-18.3億新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