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2022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收縮1.4個百分點。(法新社)
作者 程英生
這是壞消息特多的年頭。
許多經濟學家預測,全球疫情未了,一場經濟衰退就可能降臨。
其中,國際貨幣組織的前首席經濟師Kenneth Rogoff說,世界大國之中,他左看右看,看到的都是不良跡象,世界越來越可能面對一場廣泛的經濟衰退。

國際貨幣組織。(路透社)
他說,在歐洲,烏克蘭戰爭是一大拖累,德國一旦切斷俄羅斯的能源供應,一時間並無替代來源,能源價格必定大漲,商業展望和百姓生計將首當其衝。
在中國,嚴厲的防疫政策,各種封城的舉措,已經影響當地的經濟增長;上海處於停擺狀況,北京疫情又告急。這位經濟學家說,中國經濟可能已經開始衰退了。
在美國,物價一再上漲,已經到了四十年來的新高,惡性通膨的威脅日益顯著,美聯儲不得不調高利率,這對經濟增長十分不利。
各大國各有拖累,並又互相影響,讓問題變得更大。譬如,中國的封關封城措施,擾亂了全球供應鏈,並加劇美國的通膨,打擊歐洲的消費需求。

歐洲的超市。(法新社)
另一例子是,美國的經濟衰退,尤其是利率上升導致的衰退,對全球入口需求和金融市場的穩定,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Rogoff 說,全球經濟衰退,有可能發生在下半年,但幸運的話,世界還可躲過一劫。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這是凶多吉少。
另一方面,新加坡的通貨膨脹情況日漸惡化,家庭和企業的水電費漲得厲害,食物價格節節攀升。
金融管理局說,未來幾個月,物品的價格還會大幅上升,直到明年上升的幅度才有望緩慢下來。
金管局表示關注通膨對民生的影響。它說,這將削弱國人的購買力,也會削弱人們對物品和服務的需求,並且影響投資的流入。與此同時,受到疫情衝擊的國際供應鏈還未全面恢復,烏克蘭戰爭也已打擊全球的經濟穩定。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海峽時報)
金管局的聲明也有樂觀的一面。它認為儘管通膨惡化,新加坡在逐漸擺脫疫情後,預料今年能夠取得3%至5%的全年經濟增長。
上述經濟學家和金管局的觀點,是一種預測,實際的情況可能更好或更壞,沒有人知道普京會有多瘋狂,或新冠病毒會不會繼續變異,而且越變越厲害。
可以知道的是,這世界會很不穩定,人們的生活和心情也會起伏不定。這必定會影響政治的氣氛和走勢。
第四代領導班子的領軍人已經選出,眼下的問題是黃循財幾時接棒。如今物價高漲、企業焦慮、民心不安,在這樣的情勢下,交棒的步伐會否緩慢下來,將是未來一年輿論的一大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