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一首「印度愛國歌」在新加坡火了。 但是它,並非什麼神曲。
甚至從歌詞到旋律,都不是在印度原裝出產的。 那怎麼還叫「印度愛國歌」呢?
怎麼還能在新加坡起來呢?
不急,咱們來圍觀一下這起大型山寨歌曲翻車現場......
印度公然山寨新加坡愛國歌 給當地小學生普及
這個事情是這樣的,最近有新加坡網友在逛油管(YouTube)的時候,聽到一些印度改編歌曲。
聽上去像是新加坡的愛國歌,《相信我吧新加坡!Count on Me, Singapore》。
只不過,唱的有點變味兒。

那個網友仔細看了一下曲名,上邊兒寫著《我們辦得到We can achieve》。
當下就覺得「誒不對,這不是新加坡歌。」
新加坡的愛國曲目沒有叫這個名的。
但,等網友再打開歌詞一看,雖然曲名對不上,歌詞卻都對上了!
唯一不對勁的地方,就是歌詞內有「新加坡」三個字的地方,都被篡改成了「印度」。
《相信我吧新加坡!》歌詞

改動的地方比如: 「相信我吧!新加坡印度」。
「我們要向全球展現新加坡印度的能力」。
也就是說,除了歌頌的國家、愛國的對象變了,其他什麼都沒變。
這種公然山寨的硬操作,讓新加坡的廣大網友們看呆了。
印度人愛印度,沒毛病。 那也不能拿新加坡的愛國歌去愛印度啊?
更何況,《相信我吧新加坡!》幾乎可以稱得上「國有」。它是新加坡專為1986年國慶打造的歌。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每年都會請專人創作一首國慶歌。
這個傳統是從1985年開始有的,那一年的國慶歌是《奮起為新加坡》。
而這首《相信我吧新加坡!》,就出產自第二年。
1986年,它由加拿大的詞曲創作人休·哈里森(Hugh Harrison)創作,曹思平(Clement Chow)進行演唱。
就不說當時請這些藝術家來打造《相信我吧新加坡!》要花多少錢了。
就衝著它專為新加坡而作,還在國慶歌傳承曲目中排行第二。
就能夠看出它在新加坡的愛國曲目庫,乃至新加坡人的內心中,分量都是不輕的。
結果現在被印度人拿去愛他們國家了。
這就相當於親手養大的孩子突然不跟自己姓了。新加坡網友們這內心,能不憋屈?能不憤怒?
這還不是最過分的。
如果那些印度人,只是在網上傳一傳篡改版那就勉強算了,就當娛樂大眾,歌是誰的咱心裡都明白。
可問題在於,他們現在拿著這首「印度愛國歌」教給了印度的小孩們。
還不跟孩子講明歌曲出處。
網上流傳的一些唱歌視頻中,就有不少是印度學校的音樂課實拍。

以上來源:油管YouTube
一首新加坡的愛國歌,被篡改後進入印度的教育體系。
這些唱著「相信我吧印度!」的孩子,就會覺得這首歌就是他們國家的,因為老師教了,學校也允了。
到時還會覺得不爽,怎麼新加坡來跟印度爭一首歌?

來源:mothership
所以說,印度人這回就篡改愛國歌這事兒,算是徹底得罪新加坡網友了。
網上那評論區,可是一片討伐啊。
網友:採取行動! 愛國之歌不可侵犯
「這首歌是新加坡的國慶歌。我們的小孩子從童年就開始學唱了,這首歌是新加坡人的榮譽之歌!」

「印度人也有愛國歌啊,憑什麼唱我們的?」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抄襲了,這是不尊重新加坡。」

「必須要採取行動!不然新加坡的下一代孩子就會困惑這首歌難道出自印度?」

「這首歌屬於新加坡!我們為唱它自豪!難道你們會因為唱一首不屬於自己國家的愛國歌而自豪嗎?」

「今天一首歌都這麼離譜,那以後是不是還要說最早發現新加坡的人是印度王子而非萊佛士?」

「什麼『我們辦得到』,明明就是『我們是小偷』。」

「唱著『相信我吧!印度』的孩子長大後,如果來新加坡工作,到那時他們就會說是我們抄襲他們的。確實得採取行動了。我們的祖輩當初唱這首歌是為了凝聚力,別白費了。」

「這就是印度啊,專門山寨其他國家的東西,然後就自嗨,自欺欺人,以為別人不知道一樣。」

大家的反應一目了然,那就是怒!怒!怒!
愛國之歌不可侵犯,印度人搞這事兒就問哪個國家能忍?
新加坡的當局,確實也因為全網熱議注意到了這件事。
前天,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發文表態要調查歌曲改編事件

畢竟是新加坡的愛國老歌,國民地位毋庸置疑。他們沒有授權私自篡改,影響真的挺惡劣。
相信後面是會給大家一個交代的。
另一方面......
話說回來,連別國的愛國歌都能山寨,印度人,到底還有什麼不能的?
大家還記得印度禁中國抖音這件事嗎?
印度狂推山寨版抖音
印度的愛國熱情,不僅表達方式奇怪,掀起的速度也是無人能及。
去年他們突然掀起一股愛國狂潮。
當時,印度政府接連下令封殺59款中國APP,其中就包括微信跟抖音,另外還有250個中國APP上了特別關注名單。

這一通毫無預警的瞎操作,搞蒙的不僅僅是外國人,那些用慣中國APP的印度網友也在一度狂噴。
據統計,印度排名前100款安卓系統應用程式,有44款都是由中國開發的。
而被禁的那59款,剛好就是印度人用得最多最頻繁的手機軟體。
其中特別是抖音,很多印度網紅都靠它來發家致富,一個擁有280萬粉絲數的印度時尚博主曾哭訴: 「抖音沒被禁之前,我每發一個廣告可以賺1.5萬到3萬盧比。」
1.5萬到3萬盧比,換算成人民幣約1420元-2840元人民幣。也就是說,一個廣告就能賺約合300到500+新幣。
就是沒想到後來抖音被禁,財路也被斷。

印度網紅告別抖音粉絲 而印度政府呢,其實是想分短視頻的這塊蛋糕。不好意思說,就明搶。
他們悄悄搞起了山寨版抖音。
什麼Chingari、Mitron、Josh等等跟抖音相仿的APP都蹦躂出來了。
有的用戶甚至直接把之前發抖音的視頻拿來再發一次,右下角還有海外版抖音的水印

這些APP的主介面就跟抖音形似。
但功能鍵匱乏到讓人無語,活躍的用戶也不太多

抄得了皮,卻抄不了核心。
抖音擁有的獨家算法,比如自行推送用戶喜歡看的內容這種,山寨版的也沒法做

這種抄襲手段簡單粗暴。
感覺就對待跟《相信我吧!新加坡印度》一樣,山寨得不走心,也不得人心。
奇葩印度山寨合集 最後一個看哭章子怡
除了抖音,印度還有很多「山寨貨」,無奇不有。
其中最出名、畫風也是最沙雕的山寨貨,應該就是「印度迪士尼」了。

園內的卡通人物,完全跟可愛、夢幻掛不上鉤......
比如,印度米老鼠長著細長脖子,腦袋特大感覺要掉不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