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郵政(Singpost)子公司Lock+Store提供倉儲服務。(LOCK+STORE)
作者 侯佩瑜
冠病疫情最緊張時期,因居家辦公與學習,導致家裡的工作、生活、儲藏空間相互重疊不夠用,許多國人需尋找外頭的倉儲空間來租用,來解燃眉之急。當時,新加坡一度掀起了租用倉儲服務的熱潮。
疫情後,本地倉儲服務需求仍然未減。
那,現在國人都租用倉庫空間來存放什麼?
新家裝修延誤,又得搬出舊家,逼不得已租用倉庫來暫時儲存大型家具;
旅行再度上線,把不常用又占位的冬裝和行李箱,往倉儲公司「塞」;
隨著消費稅上漲1%和物價上漲,各行各業也囤貨先存放倉庫里。
新家裝修工程延誤,家具只能「暫住」儲物倉

本地很多裝修工程因人手不足和材料運輸延誤,未能按時完工。(新明日報)
裝修工程一拖再拖,許多國人遲遲無法搬入新家,在這個充滿問號的過渡期,大家被迫尋找暫時的處所,還得租用儲物空間存放家具。
大宗商品銷售經理王益寶(音譯,40歲)就是使用倉儲服務的眾多搬家人士之一。
育有兩名孩子的王益寶告訴《海峽時報》,他們已出售了原有住家單位,原定於今年第一季度搬進位於淡濱尼的新宅。無奈因目前人手短缺,裝修工作必須拖到2023年底才能完成。
他和家人在等待新家竣工期間,將搬進岳父岳母家暫住,家私則存放在Lock+Store的倉庫中。
他解釋說,由於不知道會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找到合適的買家,而且對方又能給出滿意的出售價格,所以他預計從賣掉當前房子到拿到新房子的鑰匙,整個過程需要8到12周的時間。在這期間,將家具暫時存放在別處是不可避免的。
但他萬萬沒想到,如今這個租用時間會拉長至如此。
他們家的沙發、寫字檯、椅子和一張特大號床等物品的存儲費用,預計至少得花上3000新元。
根據存儲空間提供商Work+Store的數據,過去三個月,本地居民對存儲服務的諮詢增加了20%。
Work+Store倉儲服務由賢能集團(LHN Group)運營。該集團總經理王志斌說,房子裝修的延遲是倉儲服務需求上升的原因之一。
新加坡消費者協會去年7月28日的面簿貼文就曾指出,2022年上半年,協會共接獲807起針對住家裝修承包商的投訴。其中約三分之二的投訴涉及裝修承包商無法按時完工,以及對裝修工程質量不滿意。
裝修承包商未能按時完工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人手短缺,另一方面是由全球供應鏈中斷導致的裝修材料運輸延誤。
可見,裝修延誤在2022年下半年也沒好轉。怪不得紅螞蟻身邊每個在裝修房子的朋友,都遭遇到逾期交房的問題。

42歲的家庭主婦Kathleen和丈夫購買了一處有地房產,其翻新工程原定於去年11月完工。
同樣的,由於承包商一再拖延,Kathleen的新房子始終無法入住。而他們原先所住的單位租約又到期了,一家人不得不先搬走,寄住到親戚家,然後將家具存放在倉儲商那裡。
住家的家具、冰箱、洗衣機等大件物品目前都寄存在Lock+Store。由於承包商無法給予確切的完工日期,他們也不知道還需存放多久,他們保守估計光是儲存費每月就需上千元。

Kathleen和丈夫把家具都暫時存放在自助倉儲庫里。(LOCK+STORE)
62歲的屋主Mabel Yap因聽了很多朋友的忠告,說裝修工程會有延誤,因此她未雨綢繆,一早就預定了四個月的倉儲空間服務。果然,她的公寓裝修工程被擱置,家具真的得存放在Lock+Store。

Mabel估計,裝修工程應該會在華人新年慶祝活動結束前完成。(LOCK+STORE)
Work+Store集團總經理王志斌指出,隨著邊境重開越來越多國人出國旅行,顧客也需要找額外空間存放旅行用品,例如:冬裝和大件行李箱等,因此對倉儲服務的需求也增加了。
他解釋說,冬裝和行李箱這些物品一年最多只用一兩次,因此有很多顧客把這些物品委託給倉庫,只在需要的時候才取回,這樣他們的住家就能騰出更多空間,可以更好地歸納整理家裡。
王志斌也透露,最近電子商務公司也變成了倉儲服務的顧客。
他說,因為消費稅在2023年上調至8%,再加上節日期間有很多促銷活動,有相當多的顧客擔心今年的物價會進一步上漲,於是趁著促銷打折趕快入貨。他們有不少電商顧客早就預計到需求和銷量會上升,所以老早就囤好貨來滿足這些需求。
這也是為什麼Work+Store的詢問增加了40%,主要詢問都來自企業用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