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早一起來,朋友圈沸騰了:
新加坡車票突然漲價!不僅如此,貿工部長顏金勇還表示馬上食品物價也會漲!
10月上調電費,11月宣布上調車票錢,12月的飯還得越吃越貴?
接連一波物價起飛,網友表示破防!
因為疫情,新加坡物價接連起飛
交通、食品、房租、學費都漲
咱們先來看下,已經漲價跟即將漲價的都有哪些東西。
1)交通費用:地鐵、巴士車票價格上漲!
12月26日起,新加坡地鐵和巴士的車票錢漲幅最大達2.2%。
這意味著接下來搭乘地鐵/巴士:
如果你是18歲以上的成年人,每次都是刷卡乘車。12月26日以後,每趟車程要多付3分到4分。
到底是3還是4,取決於公里數。
舉例:從盛港到萊佛士坊車程小於14.2公里,漲3分,累計約75%的車程受影響;大於14.2公里漲4分。

按照目前新加坡MRT官網的車票價格計算,盛港到萊佛士坊耗時約36分鐘,單程成人價1.64新幣。
也就是說在下個月底以後,單程票價為1.67新幣。
如果你是老人、學生、低收入員工、殘疾人等,每次刷卡乘車,每趟車程則多付1分。
據統計,這部分人大約有200萬。

(*買月票跟現金支付的車票價格維持不變。)
2)伙食費:食品價格在過去6個月內連續上漲!
昨天11月3日,貿工部長顏金勇表示未來幾個月,新加坡的食品價格也會上漲!
關鍵在於進入2021年以來,新加坡的食物價格已經連續上漲6個月。
貿工部今年發布的9月消費物價指數報告(10月的未出),就曝光了三個指數:
2021年9月跟去年9月同期相比,食物類上漲1.6%
2021年9月跟8月相比,食物類上漲0.2%
2021年1到9月跟2020年同期相比,食物類上漲1.3%

從食品類目來看,油類、蔬菜、水果、非酒精飲料、牛奶、芝士跟雞蛋的年比漲幅最大,分別有6.9%、4.4%、4.1%、1.5%、1.3%。
簡單總結就是:今年比去年貴,這個月比上個月貴,接下去越來越貴!
近期已經有很多小夥伴在吐槽伙食費越花越大把,什麼肉啊、魚啊、蔬菜啊都比去年貴了不少。


有人問新加坡物價是不是漲了,表示一個月伙食花得肉疼(戳圖去椰子社區看看)

近期因為在家辦公,如果是夫妻兩口子叫外賣,一個月下來伙食費從1800到3500新幣都有。


但也有的一個月吃飯就花450-1000新幣。



說到底,伙食要花多少錢也是豐儉由人。
不過新加坡的食物價格越來越高,連貿工部長都放話了,等於大家的生活成本會硬核增加。
3)住房租金,漲!
就在9月,新加坡的非有地私宅轉售價環比上漲1.3%,成為8年以來的最高記錄。而10月繼續上漲0.9%。
轉售市場趨勢大好,於是很多屋主都選擇趁機賣房。這就導致現在可供出租的住房單位就更少。
再加上,因為疫情原因導致建築工程延誤,工地人手不足,所以原本應該竣工的房屋都往後推了短如幾個月,長達半年一年以後。
房子供不應求,非有地私宅租金只能漲漲漲了。據SRX統計,今年9月跟去年9月相比,公寓租金同期上漲8%。

相關業內人士預測,新加坡進一步邊境重開以後,本地租金可能還會進一步上升,全年上漲6%-8%!
住房租金漲,也不僅僅是供不應求的問題。
另外還有的是因為電費漲,燃氣費漲,再加上默認在家辦公,所以租房的小夥伴基本都碰到了屋主要漲租金的情況。
4)電費三連漲!
10月到12月這三個月,新加坡每千瓦時電費上漲0.73新幣,平均電費上調3.2%!
住家用戶到12月底的每千瓦小時電費,也從原本的23.38分,上調到24.11分。

也就是說,新加坡的電費在2021年完成了三連漲!
今年1到3月:20.76分 4月到6月:22.55分
7月到9月:23.38分
10月到12月:24.11分
別看每度電漲幾分,一個月下來家庭電費開支多了好幾塊錢。(新加坡各式住房平均電費帳單)

這樣連漲三次,每月加起來就多了十幾新幣,可以去餐廳吃頓飯了~
5)學費漲!
從明年1月開始,2022年和2023年連著漲~
主要對象是永久公民PR和國際學生,公民學生不受影響。
這意味著在2022年和2023年,永久居民PR的每月學費將增加25至60新幣,而國際學生每月學費將增加25至150新幣。
國際學生中又分東協國家和非東協國家, 修訂後的學費具體查看下錶

(圖源:教育部)
不用說,中國來的小留學生當然就是看非東協國際學生IS(Non-Asean)這一檔。
「漲價」最狠的是,非東協學生上初院,從2020年學費每月1800新幣,到2023年2100新幣/每月,直接漲了300新幣!
綜上,就是今年以來新加坡物價漲得最突出的幾個領域。
從貿工部的9月報告來看,方方面面物價漲勢大好。

食物、交通、住宿及水電雜費、休閒活動及文化、住家娛樂服務、教育、醫療保健等,消費物價指數都在上漲。
沒漲的只有衣服跟鞋子,電信服務,雜物及其他服務。對此,網友內心煎熬。。。
「我的天哦,又來了?現在生活水平真的是越來越糟糕了。」

「全部物價都在漲漲漲!就薪水一成不變。」

新加坡物價為什麼都在漲 包括讓新幣升值,四大措施減壓 新加坡的物價,跟疫情以及限制措施有著千絲萬縷斬不斷的關係。
比如交通車資上漲,原因是這樣:
2020年抗疫清零,長時間都是在家辦公,外出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的相對較少,去年的車資就沒有調整。
但如果去年要調整,上漲幅度將會是4.4%。
所以今年共存了,人流恢復,公共運輸運營成本增加,那麼車資就得上調。
於是公共運輸理事會在經過一番琢磨以後,決定還是漲,但沒漲到4.4%那麼多。

再來說說食品價格上漲的問題。
大家懂,新加坡的菜籃子遍布世界各地。五花八門的進口食品數都數不過來,相當豐富。
不過弊端也很大。物資運輸成本一旦增加,本地供應商成本就會增加,最後就體現在價格上,都要顧客買單。
而食品價格上漲的幕後操縱手有好幾個,比如進口價格、能源成本、運費、勞動力、季節性天氣變化。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能源價格上漲跟運費。

能源比如天然氣、燃油煤炭等等在2021年價格持續飆升,其背後也有疫情關係。
多國都採取不同程度的防疫措施,以至於能源市場勞動力短缺、新項目交付周期長等,能源供給不足。
而運費方面,也是因為新冠大流行導致全球供應鏈一直都有壓力,人手減少、船運延誤等等都是原因。
最後再說一個住宿費用增加的原因,也是疫情。

來源:Asiaone
為什麼新加坡的租金還會一直漲?幾個原因如下:
更多人在家辦公,對於住所需求更大
很多本地人因為疫情,取消了原有的海外工作計劃 更多在海外的新加坡人選擇回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