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兌令吉匯率屢創新高,但柔佛新山錢幣兌換行並未出現人潮???
按照常理講-
相比之下,等量的新幣可以兌換到更多的馬幣,新幣更值錢了,這對於拿著新幣換馬幣的人當然是好消息!
為何沒有人去換幣?
在等什麼呢?
還是真如網傳的那樣,
這樣的匯率反而能夠刺激馬來西亞的消費?

(圖:來源自網絡)
網傳,到了月底,新幣兌令吉可能進一步升高到1新元兌3.20令吉,估計不少人在採取觀望態度。
新山目前還未掀起「兌換潮」,但錢幣兌換商預測這周末生意或會上升至少10%,主要因為周末越堤來消費的人較多。
最近其實有不少新加坡人入境馬國後,會小量換錢,如100到1000新元,不過沒有出現更大的數目。
兌換屢創新高,已引來了更多顧客前來兌換令吉,同時不排除周末會有更多人兌換令吉。有觀察者稱,新元兌令吉走高,明顯帶動了更多越堤族從新加坡匯款存入馬國銀行。

(圖:來源自網絡)
兌換率從疫情期間上漲了大約7%,相信這會進一步刺激更多新加坡人入境馬國消費。
也有分析人士稱,雖然新元兌令吉上漲,但通常要等到有連續三天的長周末,才會帶動更多獅城客入境馬國消費。
一些新加坡遊客表示,不會一次換很多。
「每次入境新山短假游,大多用100新元至200新元兌換令吉已夠用;也有人表示,通常不會太在意匯率,哪裡方便就在那裡換錢。」
「新元兌令吉匯率攀高,對越堤族來說是好消息,能給家人更多生活費。我看好新元兌令吉還會升,不排除到時再兌換更多令吉。」

(圖:來源自網絡)
其實,新幣兌馬幣在50年前曾是1:1!
那麼這些年,新馬貨幣兌換率是如何變為現在的狀況呢?
//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按照當時的法定匯率,新幣與馬幣是1:1等值的。
1970年以前,新幣分別與英鎊、美元掛鉤,後由於新加坡的經濟增長,新幣開始走向自主匯率,而這個時候的馬幣卻開始貶值。
經過20年的經濟騰飛,1995年,馬幣對新幣的匯率達到1.7929:1,2000年兌換率達到了2.2078:1,而2015年突破了3:1…
而馬幣也慢慢淪為亞洲差勁貨幣...其中原因很簡單,馬來西亞近來經濟表現不景氣,大量外資外流,股市和匯市也雙雙下滑...
沒錢...家裡的錢只能更不值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