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橫跨中港台及新馬的大型網絡問卷調查「2024年亞洲青壯年價值觀調查」 近日發布調查結果。 這項調查由台灣《遠見雜誌》民意研究中心、新加坡《聯合早報》、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以及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與社會研究所合作進行。
調查在2023年11月至12月間進行,共收到近6600份反饋。其中3307份來自中國大陸、1144份來自香港,其餘來自馬來西亞(682份)、新加坡(633份),以及台灣(830份)。
受訪者根據「社會參與」(Engagement)、「推動力」(Energy )、「執行力」(Execution),以及「前瞻力」(Expectation)四大(4E)指標,對多方面的能力和態度進行自我評量,調查統計出他們的「4E積極度」。
最終結果顯示,新加坡18歲至45歲的青壯年不僅拒絕「躺平」,冒險精神以及運用智慧科技的信心也最強,整體上對生活、工作的態度最積極。
至於對未來的顧慮和擔心,超過70%的新加坡青壯年認為「房價過高」是他們未來10年內最可能遇到的頭號阻礙,排在第二位的則是「學非所用」(學校所學不足以應對工作所需),占61%。
調查也探討各地青壯年對未來的展望。近七成新加坡青壯年將「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視為未來10年最可能實現的目標;第二和第三大目標分別為擁有自己的房子和找到喜愛的工作。然而,這項調查數據也顯示,本地受訪者中,有19.6%認為自己完全不會或不大會結婚;34.4%則表示完全不會或不大會生養小孩。
至於職業展望,未來10年內,本地受訪者最想成為專業人士,其次是領導團隊的管理者,以及自由工作者。
在「最能帶領想法的角色」項目中,參與調查的本地受訪者認為,「朋友或同事」是最能左右他們想法的人,其次是企業家、父母或師長、以及政治人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