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從事華樂的工作者,一提起Mohammed(Ahmad),大都知道他是誰。早年他曾經是教育部屬下青年華樂團的團員,國民服役之後,參加後備軍人協會華樂團,後來又進入新加坡人民協會華樂團當指導員。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我在國家劇場創立樂團的時候,他並沒有參加我指揮的樂團,可是我卻經常從華樂界的朋友口中聽到他的名字。起初還以為他是一位馬來同胞,後來才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華人,只因為他的膚色傾向棕色,五官又酷似馬來人,所以大家索性叫他Mohammed,他也不以為忤。其實,他的本名叫做林明釗。

▲林明釗近照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我就聽過他的大名了。當時我在人民協會華樂團擔任笛子手。樂團指揮馬文老師離開樂團不久後,李雪嶺曾經擔任過短期的指揮,過後由吳大江接任,再接下去是林哲源。吳大江及林哲源都請林明釗擔任樂團的指導員。我和明釗並不認識,聽見每個人都叫他Mohammed,對他起了好奇心,後來發覺他什麼樂器都行,特別是早年的華樂隊里極缺乏嗩吶手,而他也能吹嗩吶。我的年紀比他小,音樂方面起步又比較晚,不免對他感到非常敬佩。但我們之間便沒有什麼交集。
2018年9月,我正式從職場上退休,結束了40多年在工藝教育學院當講師的日子。一些老朋友邀請我和他們一起組織樂團,繼續從前未完成的夢想。回憶起30多年前分別在國家劇場俱樂部及信託局創立華樂團及中西混合樂團的日子,80年代中期國家劇場因為建築上的缺陷而被拆除,當時我指揮的中西混合樂團被逼遷移到嘉龍劇場活動,90年代國家劇場信託局正式解散,併入新成立的國家藝術理事會以後,樂團也解散了。以為此生不會再搞樂團,卻想不到這些老朋友仍然對以前的日子念念不忘,2018年4月,銀河民族室內樂團就這樣誕生了。
銀河民族樂團創團者
樂團草創初期只有十多位團員,明釗也是創團團員之一。幾十年後再見他時,發覺他與我印象中的那個Mohammed,其外形上有很大的改變。整個人看來很憔悴,白髮蒼蒼,已沒有年輕時意氣風發的樣子,但演奏樂器時那雙眼睛仍然炯炯有神,散發出對音樂無休止的喜愛。

▲年輕時的林明釗吹得一手好嗩吶
明釗能演奏多種樂器,團里缺什麼樂器,他就去演奏,例如高胡、二胡、中胡、古箏、笛子、嗩吶、打擊樂器…… 他也幫忙教導和訓練團里演奏技巧比較弱的團員,演出時他經常擔任領奏和獨奏。樂團初創時有些團員已經30多年沒有動過樂器了,大家演奏起來不免有些生疏,但明釗這幾十年來卻沒有停止演奏,因為他是靠演奏音樂來維持生活的。在演奏技巧上,他都盡力以他的經驗幫助指導其他的團員。
銀河民族室內樂團從2020年起,進駐新加坡醉花林俱樂部,成為其屬下的文娛單位之一。樂團也改名為醉花林銀河民族樂團,團員從起初的10多人增加到目前60多人,增加了一些年輕的樂手,演奏水平突飛猛進,使許多停了30多年的「老團員」也恢復到他們年輕時的演奏水平。
銀河民族樂團在醉花林的排練時間是每個星期六下午,這個時間也往往是明釗賺錢的最佳時刻。有好多次他寧願放棄工作,來醉花林和我們這個沒有薪酬、沒有收入的樂團排練,由此可見他是一個講義氣、重情誼的人。
出入醫院卻不忘音樂
2022年,明釗突然請假,沒有到樂團來排練,後來才知道他因病入院。明釗一生沒有結婚,孤身一人。他有一名義子,但因工作經常輪班,有時兩人也碰不到面。1月26日當明釗在送殯的中西樂隊中演奏完畢,打算吃點東西要回家的時候,感覺小便不通,劇痛難耐,叫救護車緊急送入醫院。經多次檢驗以後,醫生說是大腸癌,影響了泌尿系統。後來動了手術,身體才慢慢恢復,但卻不良於行,躺在病床上,經過物理治療以後他才能行走,但行動緩慢。2023年身體稍微好一些時,他又回來醉花林銀河民族樂團參加排練了。
2024年春節期間,明釗因為晚上起來喝水,突然暈倒,直到天亮時才甦醒入院。這期間出入醫院多次,他都堅強地挺住了。我好幾次到醫院看他,他雖然只能躺在病床上,行動不便,但仍然帶著樂觀的態度,侃侃而談,說身體恢復健康以後還要回去樂團排練。
明釗出生於音樂之家,其父為華樂界的老前輩,他自幼在父親的薰陶下吹得一手好嗩吶。明釗不但對民間音樂有深入的研究,也通曉武術,對舞獅技藝頗有心得。他曾是青年華樂團舞獅隊導師,曾代表新加坡武裝部隊文化團旅歐三個月,巡迴表演。他加入青年華樂團的時間雖然短,但卻是該團優秀的團員之一,他經常演奏的嗩吶曲是《抬花轎》和《鐵道兵》。

▲年輕時的林明釗(右二)與青年華樂團的朋友合影
明釗曾經參加人民協會華樂團,在林哲源以及較後吳大江執掌樂團的年代,他幫忙指導一些團員;在青年華樂團時也曾跟團到英國表演;70年代中期在後備軍人協會時,陳景文和楊秀偉等開始醞釀組織華樂團,聘請顏明春當指揮,後來換成了林哲源,明釗一直都在團里。

▲在國外演出時攝。從左到右依次是:陳世慶、林明釗、全運駒、蘇賢卿、周亞發
在酒樓飯店中演奏華樂
70年代到90年代,明釗也曾在多間酒樓演奏華樂。開始的時候參加了當時的幸福年大樂隊,這原本是一支西樂隊,但是後來因為有些駐唱歌星如凌波、姚蘇蓉等唱小調,需要加入華樂器,林明釗就跟一些朋友如羅長浩等加入,變成了一支中西樂隊,經常到一些大酒店如統一酒樓、阿波羅酒店等演奏。當年在這個團里的還有金延芝、周亞發、韓東疇、陳景文等,都是從事酒樓樂隊演奏的音樂工作者。
1975年明釗加入北京酒樓樂隊。當時在樂隊中的樂手有顏明春、連榮史、戚兆明、洪南成、黃志明、林亞歷等。後來又參加豪華歌劇院的中西樂隊,當時還有陳景文、羅長浩等人,還有銀星歌劇院,樂手有李諸福、羅長浩等。他參與的酒樓樂隊還包括:東興樓中西樂隊、紅星酒樓樂隊、翠華樓中西樂隊等。後來又參加貴賓樓樂隊,隊友有拉二胡的黃志忠,有一段時間他也在希爾頓酒樓的宴賓樓演奏音樂。
上世紀70年代明釗曾在北京酒樓擔任職業樂手。當時的酒樓,除了爵士樂隊以外,也有聘請一些華樂小組或中西混合的小樂隊。那時在一起演奏的朋友有吹笙的周亞發、吹笛子的楊票敬、彈琵琶的韓東疇等。
在酒樓演奏華樂,既能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同時也能賺取不錯的收入,其實是一項不錯的職業。但在那個思想比較保守的年代,一般人都以鄙視的眼光來看待這些在酒樓以演奏華樂為生的藝人。而且當時有不少演奏華樂者思想上都有左傾的現象,因此,人們對他們以演奏華樂為職業更加不以為然。然而為了生活,為了還有機會演奏華樂,明釗仍然義無反顧地繼續他的華樂演奏生涯。
錯失兩次機會
明釗的好友揚琴手、銀河民族樂團團長陳之權,也是早期青年華樂團的成員,曾經和明釗多次合作,對他比較了解。之權告訴我:「明釗因為太沉迷於華樂,他這一生中失去了兩次機會。第一次是上世紀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當他在國民服役的時候,新加坡正打算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需要大批的正規軍。服役兩年後,軍方邀他加入正規軍,當時當正規軍具有很好的前景,他卻因為想繼續玩華樂而拒絕了。另一次是在70年代當他在人民協會華樂團當指導員的時候。那時人民協會華樂團開始籌備成為職業性的樂團,邀請一些樂團的團員成為全職團員,以他當時的演奏水平來說絕對沒有問題,但他還是拒絕了。因為他性喜自由,不喜歡受條約約束。不然的話,他可能已經是後來的人協華樂團的專業演奏員之一了。」人協華樂團後來發展成為享有盛譽的新加坡華樂團。
由於他只有中學畢業,在社會上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90年代以後卡拉OK大為盛行,酒樓飯店為減輕負擔,很少僱傭樂隊,所以明釗演奏華樂的機會越來越少。後來他就到一些善堂如慈佛善堂、同德善堂、南安善堂、普救善堂等為喜慶喪事演奏華樂,以賺取生活費。
林明釗曾參與過的地方戲曲和音樂極多。海南戲班和社團有:瓊南劇社、瓊聯聲海南戲社、瓊青劇社、海南協會、海南木偶戲等;參與的廣東劇團有:岡州會館粵劇團、敦煌粵劇團;擔任粵劇伴唱音樂員有:廣東會館、清遠會館、廣東八和會館。參與過的潮州音樂社團、班有:余娛儒樂社、新榮華潮劇班、老三正順潮劇班、金鷹潮劇班和榮華清唱班(「紙影戲」)等。他還做過很多場廣東街邊大戲(新馬港的都有)。

▲林明釗(第二排左二)在總統府演奏以後與當年的黃金輝總統伉儷合影
他也在一些地方團體如玉嶼同鄉會、岡州會館、敦煌劇坊、清遠會館、瓊海同鄉會、精武體育會中演奏不同的樂器:笛子、嗩吶、二胡、高胡、打擊樂等。由於長期接觸這些地方戲劇如廣東戲、福建戲、海南戲、潮劇等,使他對不同戲曲的特色有較深入的理解,能掌握各種地方劇種的演奏風格和韻味,這正是今日許多華樂演奏者所缺乏的。
溺愛音樂才會無師自通
在和明釗的訪談中,他回憶起當年學笛子的經過。中學時代他就讀於德賢中學(Thomson Integrated Secondary School),那是一間英文中學。初中二年級的時候,他自學笛子。當時一把笛子只有新幣一塊錢,他拿到笛子以後,就聽錄音帶,到書局找參考書,又向那些會吹笛子的人偷師,結果無師自通學會了演奏笛子。
有次放學後他在學校吹笛子,被校長聽到了。那時候能吹笛子的人不多,校長看到他有這方面的才能,就問他能不能也教教其他同學。被校長如此抬舉,他當然滿心高興地答應了。那時候學校課外活動不多,所以學笛子就成了當時學校里一項主要的課外活動。在教導其他同學的同時,他也不斷地學習,自我提升自己的演奏技巧。除此之外,他也學習其他的樂器,如二胡、中胡、高胡、嗩吶等。他也自學一些西洋樂器如長笛、薩色風等。
幾十年來,明釗沉溺於各種不同的音樂中,包括華樂、西樂、地方戲曲、少數民族音樂而不能自拔。在音樂浩瀚的樂章中,林明釗也許只是個名不彰顯的音樂鬼才,但他卻代表了許許多多孜孜不倦、默默耕耘,為本地早期的樂壇灑下許多汗水的音樂工作者,今日華樂的昌盛局面,與這些音樂工作者的耕耘和付出是分不開的。
(作者為本地詩人兼作曲家)
(本文首發於《源》169期,文章版權歸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源》雜誌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使用,歡迎朋友圈分享。欲閱讀更多《源》雜誌文章,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註冊成為《源》雜誌會員,即可閱讀更多精彩文章。為感謝讀者支持,即日起只要註冊帳號,便可享有一年的免費電子版雜誌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