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上一個財政年度的稅收收入較前一年增加了13.1%,達到686億新元,這一數字反映了後疫情時代新加坡經濟的強勁復甦。這一復甦得益於政府的刺激措施、消費者的信心回升、國際旅客的增加以及企業的盈利能力提高。

企業所得稅增長最快
根據新加坡稅務局(nland Revenue Authority of Singapore,簡稱Iras)的年報,各類稅收收入均有所增長,其中企業所得稅增加了49億新元,達到231億新元,占總收入的最大份額為33.7%。
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新加坡經濟在2022年實現了6.5%的增長,超過了預期,而且大部分行業都恢復了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尤其是製造業、金融和保險服務業、信息通信業和專業服務業等領域表現出色,為國家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和收入。
此外,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稅收優惠和補貼措施,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保持競爭力和創新能力。例如,在促進就業增長的激勵計劃(Jobs Growth Incentive scheme)下,政府為超過6.8萬家企業提供了27億新元的補貼,以鼓勵他們僱傭更多本地人,並為新加坡人創造長期的就業機會。
企業所得稅的增長反映了新加坡經濟的韌性和活力,也顯示了政府與企業之間的良好合作關係。在未來,隨著全球經濟復甦和區域一體化的深化,新加坡將繼續發揮其作為國際商務和金融中心的優勢,吸引更多的外資和本地投資,促進經濟多元化和轉型。

個人所得稅和消費稅收入也有所上升
除了企業所得稅外,個人所得稅和消費稅收入也有所上升,分別增加了13億新元和15億新元,達到155億新元和141億新元。它們分別占總收入的22.6%和20.5%。
個人所得稅的增長主要是由於個人收入增加,根據Iras的數據,83%的個人所得稅來自年收入超過15萬新元的納稅人,說明新加坡社會的富裕程度和消費能力不可小覷。
消費稅收入的增長主要是由於消費增加和國際旅客回升,根據統計局(SingStat)的數據,2022年第四季度,私人消費支出同比增長了8.9%,而2021年同期則下降了3.9%,這反映出消費者信心的恢復和需求的釋放。
此外,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和旅行限制的放鬆,新加坡也迎來了更多的國際旅客,根據旅遊局的數據,2022年全年新加坡共接待了約1100萬名國際訪客,比2021年增長了近10倍。這也為消費稅收入帶來了正面的影響。
個人所得稅和消費稅收入的增長反映了新加坡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也顯示了新加坡作為一個開放和包容的社會的魅力。

印花稅收入有所下降
與其他稅種不同,印花稅收入有所下降,下降了12%約8億新元,達到60億新元,它占總收入的8.7%。
這一下降主要是由於交易量較前一年減少,根據Iras的數據,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間,房地產交易量為9.6萬筆,比前一年度減少了7.4%。
儘管如此,印花稅收入仍然是Iras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反映了新加坡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性和吸引力。在未來,隨著人口增長和城市更新的需求,新加坡將繼續保持其作為一個高品質和可持續的居住和投資目的地的地位。
稅務局提高了服務水平和效率
除了稅收收入的變化外,Iras還在其年報中介紹了其在提高服務水平和效率方面所做的努力。例如,它利用數據和技術提供了個性化和預見性的服務,並通過數字合作夥伴關係,使納稅人的流程更加無縫化。
它開發了新的人工智慧應用程式,以提高其審計和欺詐檢測能力,並與政府技術局合作,逐步將其虛擬智能聊天助手機器人(Virtual Intelligence Chat Assistant bot)升級為一個能夠更好地理解用戶意圖和更具體查詢的新版本。
此外它還發放了總計46億新元的補貼,根據各種計劃支持本地僱傭和新加坡人的工資增長。它還審計和調查了9019名納稅人,並追回了超過4.99億新元的稅款和罰款。
Iras局長兼執行長黃偉聰在年報中表示:「作為一個組織,我們將繼續提升我們的員工的技能和能力,並抓住新的機遇。」他還表示,該局將繼續與財政部合作,加強新加坡的稅制,並與國際夥伴分享經驗和見解。

後疫情時代新加坡經濟復甦的勢頭相當猛烈,無論是製造業、建築業、服務業,還是科技、金融、旅遊等領域,新加坡都有著廣闊的市場需求和合作空間,與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有著緊密的聯繫和互利的合作。
如果想抓住這猛烈的勢頭,現在即是好時機,新加坡接下來將開展一系列的科技創新類盛會,將邀請全球的創新者、企業家親臨現場深度交流,小編接下來將帶來新加坡最新的動態,精彩內容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