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EP:關於互補專才評估框架的常見問題與解答
2023年9月1日起,新加坡就業准證(EP)將實施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ASS)。該框架要求EP申請人在四個基本標準和兩個獎勵標準中獲得至少40分才能提交EP申請。以下是一些常見問題的解答,供您參考。

1.互補專才評估框架實施後,EP申請人是否還有最低薪資要求?
是的。新的EP申請要求分兩個階段實施。階段一已於2022年9月1日實施,提高了最低薪資標準,非金融服務業的月薪要求為5000新幣,而金融服務業則要求5500新幣(薪水要求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階段二是COMPASS評分。因此,新的EP申請人必須同時滿足以上兩個階段的要求。
2. COMPASS計分標準中提到的「白領員工」是指哪些員工?
「白領員工」指的是從事專業、管理、執行和技術(PMET)崗位的員工。這包括專業人士、經理、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3.月薪包含哪些構成部分?如何查詢新加坡本地同齡同行的月薪水平?
月薪包括每月的收入總額,其中包括僱主部分的公積金(CPF)。通常,新加坡人力部每年3月會公布最新的本地PMET薪資基準,適用於同年9月1日起提交的EP申請。例如,根據最新的薪資基準,一個30歲的金融行業PMET員工要在C1項獲得10分/20分,其月薪需分別達到10056新幣和16616新幣。如果您想了解其他行業的月薪要求,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4.在C2學歷評分標準中,頂級學府包含哪些院校?
頂級學府包括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名的大學,以及亞洲其他知名大學、新加坡的自治大學以及在某一特定領域獲得高度認可的院校。通常,該名單每年都會更新。需要注意的是,頂級學府分為A類和B類,A類中的所有科系都能獲得加分,而B類只有指定科系才能獲得加分。您可以查詢最新的頂級學府名單以獲取詳細信息。
5.在C3員工多元化評分標準中,員工的國籍依據什麼來判定?
員工的國籍/公民身份是基於他們護照上所顯示的國籍/公民身份來判定,這與新加坡政府記錄中的信息一致。
6.如何理解C4評分標準中提到的「本地人」?
「本地人」指的是繳納公積金(CPF)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7.申請人所在企業本地PMET占比高達60%,是否意味著其在C4評分標準中能獲得20分?
不一定。新加坡移民公司楹進集團表示C4評分標準中的20分是基於企業本地PMET占比在其行業中的排名分位來確定的。只有在排名前50%的情況下,企業才能獲得這20分。新加坡人力部提供了專門的查詢工具,以幫助企業了解其本地PMET占比在同行業中的排名。
8.緊缺職業清單包含哪些職位?
緊缺職業清單(SOL)通常每三年更新一次,並於每年三月公布。最新的SOL包括農業科技、金融服務、綠色經濟、醫療保健、信息通信技術和海事等六大行業下的27個緊缺職業。
9.申請人符合緊缺職業清單獲得技能加分並申請到了新加坡EP,後續是否可以調換到其他職業?
如果EP持有人通過C5的技能加分獲得EP,並希望調換到不在緊缺職業清單上的其他職業,他們必須通知新加坡人力部,並重新進行資格評估。這是因為EP的頒發與特定職業相關聯,調換職業需要經過適當的程序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