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想早點退休嗎?
但這並不是關鍵,關鍵是退休後你有足夠的資金支撐生活嗎?

在新加坡,所有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都必須強制性加入CPF Life計劃,這是一份退休保障,以保證退休之後每月可以獲得一筆退休金額。然而,每月返還的金額隨一開始選擇的計劃而定。
但是,單靠這一筆錢,真的夠大家退休使用嗎?

舉個例子,John Ng今年40歲,計劃65歲的時候退休,他希望自己那個時候每個月都有3000新幣收入,以應對實際的支出。並且,他希望自己能享受這樣的收入大約20年。
假設長期通貨膨脹率是3%,那意味著John退休之後必須要預留115萬新幣的退休金才行。
根據John加入的CPF Life計劃,預測退休後每月能給他支付1500新幣,但這遠遠達不到他3000新幣的目的。要想達到3000新幣,他每年就必須投資10100新幣(假設回報率是8%),但如果他提前5年就開始加入退休計劃,每年只要投入6510新幣,就能獲得退休後每月3000新幣的回報。

John也了解過,如果他選擇保險公司提供的退休收入計劃,那些一般都不提供終身保障,而且他們的回報率也是比較低。
歸根到底,還是太遲加入CPF Life計劃了。
其實很多人和John一樣,等到40多歲的時候才意識到退休儲蓄的問題,很少人會在年輕的時段考慮到這個問題,畢竟年輕的時候,大家更多會考慮養家和生活,都不捨得投資這一筆錢。
此外,通貨膨脹的問題大家考慮到了嗎?

如果按照每年通貨膨脹率為3%,那麼20年之後,100元新幣就只相當於54新幣,相當於縮水了一半。
這意味著,加入像John一樣,想退休的時候可以拿到3000一個月的退休收入,那意味著他還要多付43萬新幣。
所以,才能夠現在開始,大家就應該要學會如何為退休計劃做打算!
要知道,時間是投資最好的朋友,越早投資,日後退休的回報就越多。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自己的資產存入到不同的銀行帳戶中,用以儲蓄、投資、購買基金等;
也可以為自己制定一個明確的目標。比如說,一旦某帳戶裡面的資金用完了,也不能再用其他帳戶的資金。
當然,更好的方法還是根據自己當前的財務狀況,選擇更有效的理財方式。
退休的問題往往容易被人忽視,但如果想退休後依然能過上舒適的日子,就應當提前做好計劃準備。你們認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