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這個國家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可能大家對這個國家並不陌生,但是你知道新加坡別稱是獅城嗎?你知道為什麼有這個別稱嗎?新加坡的奇聞趣事你又知道幾個呢?
新加坡被稱為「獅城」
新加坡在古時候稱為淡馬錫(海市之意),據傳說在11世紀的時候,室利佛逝王國的王子和謬內島的公主結為夫妻,並在謬內島上住了下來。有一天,王子和公主在外出打獵的時候,乘船的時候遇到大風浪,王子沉著的命令隨從把隨身的行李扔到海裡面,行李都被扔到海里了,但船還是被風浪吹得快要翻船,當王子把自己的王冠扔到海里,隨即風浪平靜了下來,他們就把船劃到了馬錫海邊。
他們在附近的樹林裡打獵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一隻頭黑胸白、身體紅色、行動敏捷的怪獸,隨從告訴王子這是一隻獅子,王子聽了非常高興,並且認為這是個吉祥的地方,於是留下來。也因為登岸的時候看到獅子,所以他就把淡馬錫改名為新加坡拉。(在馬來語中,新加=獅子,坡拉=城)

現在魚尾獅成為了新加坡的代表,這個魚尾獅的獅頭代表傳說中的「獅城」,魚尾獅的魚尾浮現在層層海浪中,體現出新加坡從漁港變成商港的歷程,但也代表了當年我們的祖輩們漂洋過海到這裡謀求生存,表現出了他們的勤勞和勇敢。
唐人街的別稱是牛車水
唐人街是早年中國先賢到這個國度落腳的地方,這裡見證了唐人南移的心酸史和發展史,但是唐人街為什麼叫牛車水呢?這就有了三個版本的典故啦,第一個是在一個世紀之前,因為河水暴漲,淹沒了這鄰近的大街小巷,居民們盤了水以牛車載走,所以就有了牛車水的緣故。第二個是當年在這一帶的居民曾經用牛車來載水清洗街道。第三個是當年的新加坡馬來人把來自安詳山的水稱為牛車水。

這裡見證了早期華人創業的艱辛和新加坡的興起,所以現在這裡還保留著很多古老的建築物和廟宇,在這裡還能看到華人仿中國閩南和廣東的騎樓和古色古香的各種各樣的建築物,並伴有中國文字,看著就倍感親切和滿滿的中國氣息。
民族特色區——小印度
小印度是在新加坡梧槽路起沿實龍崗路朝東北一直到基真那路的實龍崗大廈的區域。為什麼會叫「實龍崗」?因為之前這裡還是一大片森林,經常會出現猛獸和毒蛇,所以這條馬路上的人就會敲打銅鑼來把野獸趕跑,然後就形成了現在的「實龍崗」。

這裡就相當於新加坡的「印度街」,在這裡可以看到遍布兩邊各種各樣印度人的生活用品、香料、絲綢、首飾和煎餅等的商店,而且這裡的商店建築都各具特色,向外延伸的屋檐不僅幫來往的客人遮擋陽光和雨水,還能感受到濃濃的印度民族氣息,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和一不小心去了兩個國家的感覺。
這裡還會有不同宗教的廟宇,當有屠妖節、大寶森節、開齋節和衛塞節的來臨,這裡就會沉浸在節日的歡慶之中。
獨特的體驗——夜間野生動物園
想必每個人都去過動物園,但夜間野生動物園你聽過嗎?在新加坡動物園旁邊就有世界上第一個專為夜間活動的動物建造的動物園,在這裡你可以看到130種動物,例如野牛、美洲豹、尼泊爾犀牛等,你可以選擇步行或坐在電車上觀察夜行動物的生活習慣。

這裡並不像國內的動物園用欄杆圍著,而是利用岩石,溪流及花草樹木等等天然的環境,打造一個適合夜行動物居住的叢林生活環境,展現出夜行動物最真實的生活狀態和行為習慣,讓人們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動物世界,享受與動物最為「親密」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