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新冠疫情看起來挺嚴重的,目前已經累計有42,736名確診感染者……
不過如果說到新冠病死率,在眾多國家中新加坡還是「一枝獨秀」,至今只有26人死亡。

新加坡的死亡率在0.061%,也就是說每一萬感染者裡面有6個死亡。
截止WHO網站的最新數據,全球已經有900萬人感染,47萬人因新冠死亡,全球死亡率在5.2%,相當於每一萬人裡面有520人死亡。

這麼一比,新加坡的死亡率真的很低了。 我們再來橫向比較一下其他的國家的死亡率:

(圖源:丁香園實時疫情)
疫情確診人數排名最前的10個國家裡面,病死率最高是義大利14.47%,病死率最低的是智利也有1.85%。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病死率只有0.061%。
在另一個病死率的排名中,我們可以看到新加坡跟主要的亞洲國家相比,也是非常低的。

(圖源:海峽時報)
中國 5.6%
日本 5.3%
印尼 5.3%
美國 5.1%
印度 3.2%
韓國 2.2%
泰國 1.8%
馬來西亞 1.4%
香港 0.5%
而新加坡在四捨五入之後也只有0.1%,到底是為什麼呢?
今天就要為大家揭秘!可以總結為以下幾方面:
病患群體
新加坡絕大多數被感染者都是年輕健康的工人,占了確診病例的94%。
這些人相比平均患者來說更年輕力壯,通常只有比較輕的症狀。

(圖源:NUHS)
歐美的一些國家死亡率較高,主要是老年人群體死亡。新加坡即使到了今天,解封的第二階段,還是呼籲老年人儘量呆在家。

政府宣傳資料 (圖源:gov.sg)
節省醫院資源
在疫情中,醫療資源是很寶貴的。
新加坡在新冠大流行開始時就開始推遲非緊急醫療程序,因此醫院得以騰出空間和資源來治療新冠患者。
這樣可以讓病症較重的患者到密切監視和快速治療。

(圖源:海峽時報)
另外新加坡還實行分診制度和分級社區隔離機制。
在看診方面,新加坡的醫療制度避免了患者湧向醫院。新加坡原本就是施行分診制度,小病去診所,大病去醫院。

(圖源:海峽時報)
為降低社區傳染的風險,2月18日起,新加坡就啟動「公共衛生防範診所計劃」PHPC。
在PHPC計劃下凡患有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喉嚨痛和流鼻水等)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到全島約900家指定的私人診所看病。
緩解了醫院篩查的壓力。

(圖源:Asiaone)
另外醫院住院留給了更需要的患者,絕大多數輕症者都入住政府制定的隔離設施。
新加坡的隔離設施也是分級進行的,例如以下這三類人位於不同的隔離地點,以免交叉感染。
1,疑似患者還在等待檢測結果
2,確診的輕症患者 3,經過治療病情穩定者
專業的醫療團隊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的高級顧問Ling Li Min博士對NCID的臨床醫生表示讚賞。

(圖源:Kopi)
她透露NCID約有130個住院的新冠患者,因為醫生「敏銳地識別出將要惡化的患者」,快速地轉移到ICU而挽救了生命。
而且ICU團隊「專心於發現需要早期插管的患者與不需要插管的患者」,這些干預措施有助於將死亡率保持在較低水平。

(圖源:海峽時報)
有一說一,新加坡在挽救生命方面做出的種種努力值得讚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