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鵝數碼園區是新加坡最大的工業地產發展商JTC(裕廊集團)旗下最具代表性的最高科技的辦公園區,這是新加坡目前最成功的智慧園區之一,今天就與大家共同深入的研究這個案例:

1.項目區位
榜鵝(Punggol)在新加坡東北部,是較新的一個市鎮。其地名源自馬來文「Punggol」或「Ponggol」,意思是「用彎曲木棍把樹枝鉤下以採收水果」,反映了此地從前是水果種植地。早期的榜鵝是農業地帶,開闢了橡膠園,居民也以種植果菜、捕魚、養豬等為生。後來農業逐漸淘汰。
下圖的尖角處

2007年,政府宣布「優質榜鵝21」開發計劃,要以「水」與「綠」的生態環境,打造優質宜居市鎮,吸引年輕家庭與樂於親近綠水藍天的人們到這裡生活與休閒。此時的榜鵝還是以生態居住為主的功能。直到網際網路技術取得突破的十年後,這裡的定位才與智慧掛上鉤。

2.兩個軌交站點帶動的智慧城市 數碼園區位於市鎮的東北部,在一條通往新加坡主城區的軌道交通的起點處。這個軌交站點對於區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詳細的方案設計中,設計師也是圍繞著2個TOD站點,延伸出居住、研發、商業、辦公等功能。而大片區看,這個新市鎮是一座功能完備的智慧城市。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新加坡理工大學新校區位於榜鵝數碼園區內。園區是一個大型試驗區,除了政府、企業和學府首次嘗試共同策劃的綜合發展藍圖,數碼園區也被列為新加坡首個試行的「企業發展區」(Enterprise District),這意味著作為主要發展商的裕廊集團可根據不同需求,靈活調整土地用途。

以兩個軌道交通站點為核心延伸出一條帶狀的數碼園區,與南側的SIT研究中心形成完整的數碼園區。在園區的兩翼,形成兩片大的居住區。

下圖中,紅色區域是研究中心,藍色區域為數碼園區,主要是由Office park構成。

第一個軌交站點正好位於SIT研究中心,在研究中心與office park之間形成一條科創帶。

由下圖可以清晰看到:在方案中更多的強調地塊之間的橫向功能延展,通過路兩側的大屋頂進行連接,來實現功能的共享。由於氣候的原因,新加坡的很多著名建築師可以留下作品的好地方。

在具體的設計中,也將榜鵝地區院士居民所留下的遺蹟保留了下來。

地上建築中,一二三層通過大空間通透的設計,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場所。

沿著一條軸線向海邊延伸,通過大量的吸引人的場所設計,讓校園生活和科研學術更加有活力。

特別是在數碼園區的核心區,形成一個超大的科技共享空間。

這超大的個共享空間的地下廣場可以作為舉辦科技事件的廣場,也是科技人才交流的重要場所。

在地下廣場的上方,是一個很大的綠色庭院,綠色生態的景觀可以透過玻璃進入辦公場所之中,從而給人帶來舒暢的感受。

這些綠色空間通過沒有間隙的網狀聯繫,形成大中小三個層級的院落體系,滲透到每棟建築之中。

而新加坡理工大學的校園空間中,方案通過林蔭大道將各種活動空間聯繫在一起。

這條校園景觀大道一直延伸到海邊的集市村,將人流引入到濱水休閒場所之中。

3.開發模式
相比同一開發商新加坡裕廊集團主導的另一科技園——緯壹科技城,從定位上各有側重,緯壹科技城更多關注科研和生物工程,而榜鵝數碼園區則重點發展數字科技與網絡安全。榜鵝數碼園區與緯壹科技城對比如下表所示。

由於榜鵝數碼園區的時代性更新,模式以數字為主,由此所帶來的嶄新的開發模式也與緯壹科技城不同,具體如下:
1. 採用政府、企業和學校共通策劃的綜合發展規劃藍圖
榜鵝數碼園區首次嘗試三方共同策劃綜合發展藍圖,該方案彙集了商業園區,大學和社區設施,旨在創造協同效應,實現產業界與學術界的緊密結合,並培育充滿活力和強大的社區。
綜合發展規劃不同於傳統的規劃方式。傳統的規劃一般是園區內一棟樓自帶停車場、空調系統、垃圾槽和裝卸貨等設施的規劃方式;而榜鵝數碼園區的綜合發展規劃則是將園區視為整體統一規劃園區內基礎設施,包括園區冷卻系統、將多棟大樓的垃圾「吸」到中央垃圾槽處理的氣動垃圾收集系統、物流集散中心和一站式設施管理中心;此外,園區內還會建造銜接多座大樓的大型地下停車場。
2. 試行「企業發展區」
數碼園區被列為新加坡首個試行的「企業發展區」(Enterprise District),這意味著裕廊集團可根據不同需求,靈活調整土地用途。新加坡理工大學新校區(簡稱「新工大」)和商業園區占據的土地原本分別只供教育和商業用途,但在企業發展區里,新工大的實驗室和教室可設在商業園區的大樓內,而商業園區內企業的研發中心和初創企業也可進駐校園。
這種空間「交換」的方式,可以在學術界和企業界之間產生更大的協同作用,形成商學相融相長的合作模式。一方面,這種全新的辦學模式,有助於新加坡理工大學的學生與自己所選擇的職業實現無縫過渡與銜接;另一方面,在新加坡理工大學產生的新技術或新的商業理念可以由榜鵝數碼園區內的企業進行測試和運用,有助於提高商業化的成功率。此外,園區內的相關企業還可以充分利用新加坡理工大學的研發能力和學生人才庫。

在智能方面,榜鵝數碼園區以數字為基礎加大了基礎設施的投入:
一是基礎投入。榜鵝數碼園區將啟用一套創新的園區基礎設施和基礎投入用於土地利用、能源和資源的使用上,提高園區的宜居性,減少碳足跡。
二是著重打造首個智能電網商業園區。新加坡裕廊集團與新能源集團聯手,將在榜鵝數碼園區內設立首個智能電網商業園區,透過潔凈能源及智慧創新科技,協助園區業者提高能源效益、節省能源成本以及降低碳排放量。預估憑藉智能電網技術,榜鵝數碼園區每年可減少1,700噸碳排放量,相當於馬路上減少270輛汽車。
三是實現園區內「弱汽車化」的出行方式。榜鵝數碼園區希望提供更多的交通選擇,實現園區內的輕鬆出行和便利通勤。完善園區內個人移動設施,方便腳踏滑板車、電動滑板車、平衡車以、獨輪車甚至是無人駕駛汽車在園區內的通行。榜鵝數碼園區的規劃以通勤為重點,今後隨著地鐵東北線新增的榜鵝岸站以及全新的公共汽車換乘站的建成,數碼園區的出行將更為便利,選擇也更趨多元化。
4.小結 總體來看榜鵝數碼園的設計基本可以分為兩大層面: 1.與數字公司合作打造智慧基礎設施 2.通過生態共享的理念打造設計系統
在公共空間方面,更注重科技創新事件屬性對公共空間的需求,打造專屬的公共空間類型。在建築設計層面,更注重地下、地面以及地上空間的連接性。同時,將生態的理念三維考慮,延續到立面、屋頂等系統。更重要的一點是,整個城市設計是從特定類型的人群的基本訴求出發考慮。
資料來源:榜鵝數碼園官網、茶馬絲道今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