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政府在2018年7月5號出台了降溫措施,新加坡房產市場依然保持彈性。過去的三個季度里房屋銷量呈現上漲,令人感到些許意外。
2019年第一個季度,開發商共銷售1838套私宅單位,比去年同期高出16%。過去的三個季度,非核心地區的成交量也有所上漲。新加坡政府進一步完善房產市場的政策,也是為了確保今後的可持續發展。

研究表明,在過去的15年中,全球門戶城市(Gateway city)房價的中位數上漲率增長了6%,新加坡比同類城市的增長率高出2.5%,最高增長率是在2005年至2007年貸款放寬後。

在2012年到2015年,由於利率降低,更多資金投入在房地產中,使得4年內房價上漲30%。在門戶城市中,房價與收入比率的中位數從2004年的5-9增加到2018年的9-17。

房價上漲影響年輕一帶,他們會為自己承擔的一套房子而努力。而這一原因也導致政府面臨更大壓力,除了提供足夠的經濟適用房,也要為國人的醫療、教育等方面考慮。

新加坡政府已經儘早採取行動去控制房價上漲,確保了中等收入家庭的支出能力。在2010年至2013年間,新加坡政府出台各種為私宅降溫,增加新房源供應的措施,以確保房價的穩定。在2018年7月5日政府對房產投資者的貸款、印花稅進行了大規模調整,進一步穩定了房價。

新加坡的住房政策將「需求與供應」兩方保持平穩,是全世界同類城市中成功結果之一。截止到2018年底,新加坡組屋房價中位數為4.6;私宅房價中位數為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