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網友「LeoL」在《新加坡眼》APP上分享了自己12月從新加坡回中國的親身經歷,第一視角觀察到了防疫政策放寬後的生活實景。以下為網友全文:
前言 2021年7-8月,筆者曾發布了一篇自新加坡回國的攻略技術帖:7-8月新加坡-成都-北京往返實錄。時隔1年半,筆者再次回國,自然試圖繼續與網友分享,不料碼字進度趕不上政策劇變,親身經驗不一定有多少實用參考價值了,權當流水帳吧。
行程
1. 決定和時間選擇
筆者是北京人,和前次2021年7-8月一樣,本次2022年底的回家也是出於倉促決定。11月27日下決心,為了避免成北漂,選擇了唯一「直飛「北京的國航CA976,並順利訂到12月5日出發的最近一班。CA976公開信息是新加坡-北京,入境地在鄭州。完成8天隔離後,國航負責另外安排CA1914抵京,無須自行購票。理論上淪為北漂的可能性低於其他入境航班。
2. PCR檢測和綠碼申請
稍早使館剛剛宣布雙檢改單檢,算是利好。聽說這邊有些檢測機構標準過於寬鬆,造成現落地陽頻發,所以特別選擇了以高標準著稱的Raffles Medical。
起飛時間是12月5日周一早上9點半。核酸時間應該安排在12月3日周六。
打電話預約,客服大姐幫我擼了一遍,發現住家附近的RM Clinics周六上午大都不開,就推薦了Bugis的RM Hospital周六上午11點半的場子。當天11點15分到位,人不多,11點30檢測完畢,費用75元新幣,比2021年的200元便宜不少。當晚9點左右,PCR結果就出來了。11點左右登錄防疫健康國際版,發現去年的文件還在,上傳新的PCR報告後不到一分鐘,綠碼就拿到了。
唯一的一處吐槽和去年一樣:申報流程要求上傳的文件,必須是圖片格式,我之前準備了全套的PDF,只好一張張截圖,再轉JPG,有些不便。
RM的PDF報告也列印了,沒有用上。周日收到國航的簡訊,按提示填寫了一個在線旅客申報單,截圖保存。
3. 樟宜機場登機
早上7點抵達T1,隊伍顯得很長,但其實人不多,還有機場大使維持秩序。排隊期間向工作人員出示綠碼,核酸報告及申報單的截圖,又填了一張紙質單子。換完登機牌,按指引填寫海關申報指尖服務,流程和去年一致。
出境及後面的登機口安檢一如往常。隨身帶的Sanitizer可能含酒精,但沒人查。可惜同樣的東西後來在鄭州機場就被沒收了。
4. 機上體驗
空乘都是全套大巴,上座率大概7成,氣氛安靜嚴肅。飛機餐是麵包點心礦泉水八寶粥水果餅乾巧克力一大兜子,算是豐盛。航程一路順利,下午4點左右平順降落鄭州。
5. 鄭州新鄭機場入境流程
在飛機上坐等片刻,乘客按指引從廊橋進入候機樓檢疫區,沒受凍。接下來的大致步驟:
• 自助機刷護照,完成海關申報,機器吐一張紙質二維碼
• 接著按指定路線前行,測體溫,測核酸,收一張在樟宜機場填寫的表格和剛拿到的二維碼。沿途設施都被消毒液侵蝕走樣,大白們基本有條不紊。
• 邊檢入境
• 取行李
• 掃一個河南的碼,然後排隊上大巴。
• 從落地到上大巴,沒超過一個半小時。在大巴上等了半個多小時後開車。出發後忙於電話,不知不覺就到了隔離點。
整個過程,如果之前的海關指尖申報填寫有誤,自助機就會報錯。有幾個海員中轉回國的,好像行程不被認可,而且附近沒有任何工作人員指定。
機上鄰座大哥說自己在新加坡打工3年多了,沒有現成的國內手機號,好像有點麻煩。比較古怪的是邊檢警官,每個人都問得特別多。我前面的小伙子自述是在新加坡打工的,但說不出公司和老闆的名字,也解釋不通為什麼幾個月就回國。。。
6. 隔離點
下車才知道,隔離點叫做梅河芳鄰關愛中心,聽上去有點彆扭。

網查這是鄭州一個大型租賃房項目,有5000餘套房間,一段時間以來專門執行隔離任務。房間整體不如去年隔離期間入住的成都金牛區青桐城市酒店成熟,但簇新且便宜,食宿合計每天325元,退餐價格更低。
進屋寒氣逼人,好在空調製熱效果不錯;衛生間沒空調賊冷,不過熱水到位;沒有掃把,儘量保持地面整潔就好,枕頭欠乾淨,畢竟也是新換的;電視收費,正好有理由不看了;礦泉水不太夠,允許自費補充;外賣只限園區小超市,東西略少價錢略高,珍惜幫你省錢;Wifi網速很好,滿足辦公需求;三餐管飽清淡有營養;比較麻煩是沒有配套的書桌和椅子,小茶几吃飯都嫌太矮,更無法專心打工,不過還是有辦法的。八卦一下,這種兩室一衛無廚房的戶型,不曉得未來適合哪個群體。


7. 回京
群里少部分乘客就是河南本省和周邊的,更多人目的地還是北京,下一步就是關注回京安排了。
12月5日入境,12月6日起就收到各項大尺度新政策,貌似進京不需要入境查驗了,回家不需要三天三檢了,公共場所也自由出入了。群里開始有人問管理員滿5天是否可以回京了,沒有答覆。期間有幾次大規模語言暴動,各種不滿除了回不了家,還有抽不上煙等等。罵的最凶的,其實是本省乘客:「午飯的胡辣湯太難喝,丟盡了河南人的臉」。。。到了10日,背景情況是: 國航鄭州辦事處確認,回京航班機票充足,乘客在鄭州機場和首都機場進出都沒問題,但隔離指揮部什麼時候放人國航管不了。住家居委會表示,回來就回來,沒有三日三檢了,進出小區也不查健康寶了。
於是各種情緒達到高潮。終於,午後收到了下面的信息: 說白了就是:能拿出接收函的就可以走。乘客先是歡呼雀躍,而且有人很快在群里發了住地居委會蓋章的接收函:朝陽的,海淀的都有。

但是,更多人反映居委會拒絕在模板上蓋章,一籌莫展。家在石景山的本人也是這種遭遇。接電話的居委大姐很客氣,但婉拒蓋章:「咱們八角沒有先例」,好吧,那就再呆3天。2021年回國,在成都一共呆了21天,5或8無所謂的。
到了下午,情況似乎有了變化。管理部主動打電話:「您怎麼還不登記明天的航班?居委會不蓋章?說點好話,回去請人吃飯!要不單位的章也行!您抓緊!」看來搞接收函成為組織上交給我任務了,必須完成! 雖然是周末,同事們依然給予了及時有效的幫助,接收函出爐。
12月11日下午兩點,乘客們懷揣一紙「集中隔離一些觀察解除告知書「,告別隔離點,前往新鄭機場。到達後機場安排專人接車,專用Check-in櫃檯,還有專用安檢通道,與其他旅客分開。直到通過安檢,大家終於得以其他乘客混在一起。鄭州機場蠻好,可惜絕大部分商店關門,沒啥可逛。
CA1914航班晚6點左右起飛,7點半左右降落。空乘是制服加口罩。北京的空中夜景好美,旁邊的乘客一邊嘀咕2年多沒回國了,一邊拍照。落地是遠機位,上了大巴感覺天氣還好,沒有想像中寒冷,於是心情放鬆地給接機的朋友打了電話,告訴他一會兒就能出關。沒想到大巴抵達航站樓,幾位民警手持名單出現,要求念到名字集中一下。名單上的人,當然都是新加坡同行乘客。大家忐忑不安地先完成一次登記,然後取行李,之後再集合,由民警帶到11號門,移交給疾控部門。還好只是再登記一次。儘快內容簡單,但疾控人手不夠,蠻久才搞定。接機的朋友久等了。
接下來好像自由了,稀里糊塗地出航站樓,突然覺得自己不認識這個地方。恍惚了好幾秒,意識到這裡是起碼七八年沒有來過的T2。

晚些時候終於到家,保安大哥較勁之處是太不情願放車進小區,至於掃描什麼碼之類的,完全沒提。 後記 筆者2019年12月回國探親,恰逢新冠初起之時。這種個人軌跡和歷史事件的不經意巧合,沒什麼特別意義,無須牽強附會。而這次2022年12月回國,不但目睹了轟轟烈烈抗疫政策的戛然而止,還親身體驗了一回「末代隔離客「,也算見證時代了。
年前新加坡躺平之際,很多國內親友表示了關心和擔憂。好也罷,差也罷,坡縣大體熬過來了。我想說的是:該來的總會來,也總會過去。沒什麼不一樣,Let’s carry on。

(圖文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Le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