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航空在重慶為飛機零部件設立的保稅分撥中心(bonded distribution base)前天正式運營,創下全中國首例。新渝政府高層對此表示歡迎,指這將加強新加坡和中國之間的航空互聯互通,並能支持重慶作為航空樞紐的發展。
新加坡與中國政府合作的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前天召開聯合實施委員會(JIC)第七次會議。
身兼JIC新方聯合主席的我國通訊及新聞部長楊莉明,與中方聯合主席、重慶市長鬍衡華分別在新渝兩地分會場,通過視頻連線共同主持會議。這也是胡衡華就任重慶市長後首度與楊莉明同場。
作為JIC新方成員的國家發展部兼通訊及新聞部政務部長陳傑豪、今年3月中履新重慶常務副市長的李明清,以及在重慶副市長中排名第二的陸克華,當天也參加會議。分管中新項目的重慶副市長蔡允革則缺席。
據貿工部文告,新中雙方聯合主席會上重申中新項目啟動以來取得良好進展,尤其在作為項目重點領域之一的航空產業。
雙方探討多個 新興領域合作機遇
楊莉明與胡衡華會上也討論在金融服務、信息通信及交通物流等其他三個項目重點領域,深化和進一步合作的方法。雙方會上也同意探索數碼經濟、綠色經濟及創新等新興領域的機遇,以便與多面向且具前瞻性的中新項目議程保持一致。
楊莉明指出:「我們(新渝採取)商業驅動和政府支持的方式,讓我們處於有利位置能夠在這些新興領域抓住增長機會。」她說,因對互聯互通採取多面的方式,中新項目有探索廣泛合作、試點計劃的靈活性,並發展互惠互利的項目。
《重慶新聞聯播》則引述胡衡華會上指出,中新項目過去一年實現「第二個五年」發展的良好開局。他表示,重慶未來願與新加坡推動更多國家參與陸海新通道建設,提高通道物流、質量效益,提升通道對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的支撐作用。
此外,重慶願與新加坡共同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並在深耕現有合作領域基礎上,不斷拓展綠色發展、數碼經濟、智慧城市、科技創新等領域合作空間。
會議上也為設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的新加坡航空(重慶)保稅航材分撥中心,舉行揭牌儀式。這座設施是中國首次以航空公司,作為海關監管保稅航材的單位。
在渝航空行業人士昨天向《聯合早報》透露,新航之前是將用於維修飛機的零部件,分別輸往公司在中國運營的七座城市寄存,須向各地海關備案和申請,業務手續繁瑣;新航也不在這七座城市之間相互調配零部件。
該人士指出,在重慶新設保稅分撥中心,能提高零部件來華時通關的便利性,也便於高價值飛機零部件的集中存放管理,同時能讓新航快速調撥零部件到其他有需要的中國城市,降低整體運營成本。
新渝機構前天也在兩地官員見證下,就中新重慶項目合作簽署30份諒解備忘錄,是近年來最多的一次,涉及金融服務、醫療保健、交通和物流,以及人與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