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大學生贏得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創新比賽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新加坡國立大學參賽小組「Team No Use Sleeping」與參賽送餐機器人。(圖:周恩綺)

國大學生贏得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創新比賽
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的作品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創新比賽的決賽中脫穎而出,贏得冠軍。比賽是新加坡土地管理局和航天與科技有限公司攜手舉辦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對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簡稱 GNSS)和地理空間技術的認識。
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的作品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創新比賽的決賽中脫穎而出,贏得冠軍。
比賽是新加坡土地管理局和航天與科技有限公司攜手舉辦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對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簡稱 GNSS)和地理空間技術的認識。
比賽要求學生利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設計並開發一款配送工具,幫助年長者或有特殊需求的人。
來自國大創新與設計第二專業的5名學生,花了一年時間,設計出名為」BoB (Box on Bot)」 的送餐機器人。
機器人有8小時電池壽命、能放下14寸的披薩,並使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以確保機器人能在人行道上安全出行。
小組成員陳政豪說,他們非常注重成品的可行性,希望它是一款經濟實惠,而且可以大規模生產的機器人。
「我們主要考慮機器的價格、把它做出來要花多久、需要多少維修時間等等。」
另一組進入總決賽的隊伍,新加坡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工程系的六名學生則設計了一款送餐無人機。它能在5分鐘內飛行三公里。
小組成員朱明康表示,比起全球定位系統(GP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更精準,能確保無人機飛到指定的送餐地點。
朱明康也說,雖然無人機在實驗期間多次墜毀,但他們沒有放棄。最終看到無人機成功飛行時,感到很有成就感。
「我們在建造無人機時,遇到很多問題,例如:一些感應器不能用、機器太重飛不起、零件有問題等。我們需要一直重做,不停尋找問題,再重新組裝起來。」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與新加坡理工大學參賽小組「Team Fawkes」與參賽送餐無人機。(圖:周恩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