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屋政策將有調整 單身者盼調低購屋年齡放寬房型選項

政府組屋與私宅。 (圖:TODAY)
李顯龍總理將在來臨的國慶群眾大會談到調整組屋政策,不少公眾就希望政府能夠調整單身人士申購預購組屋的政策,包括調低購屋年齡以及放寬房型選項。
李總理在今年的國慶獻詞中談到住房課題時提到,要確保各收入層的國人都負擔得起政府組屋。此外,現有的成熟組屋區未來也將有更多的新組屋。
《8視界新聞網》昨天(17日)在Facebook上收集公眾的意見,發現不少國人都提到了單身人士購屋政策,希望政府能夠做出調整。
目前單身的30歲工程技術員馮小姐就說,她有在考慮購買房子,但由於還不到可購買政府組屋的年齡,也因為轉售組屋房價太高,所以陷入了兩難。
「我21歲開始工作,今年也30歲了,公積金有足夠存款可以購買組屋,可是還要等到35歲到40歲,才能有屬於自己的房子,真的實在是太久了。」
預購組屋工程。(圖:CNA/Jeremy Long)
收入頂限和房型也是一大阻礙
馮小姐表示,希望政府可以調低單身人士申購預購組屋的年齡,讓國人可以更早實現擁屋夢。
「因為如果要等到35歲才可購買預購組屋,還要等五年建好,入住時就是40歲了。如果不可以調低到28歲,30歲也好。我也希望政府可以允許單身人士購買三房式組屋。」
目前,單身人士必須年滿35歲才能購屋,若要購買預購組屋只能選擇非成熟區的二房式靈活單位,要不就是轉售組屋。
從事市場研究的30歲單身人士卓小姐則認為,目前單身者在購買政府組屋方面「嚴重受限」,收入頂限和房型也是一大阻礙。
「目前的房屋政策限制單身人士只能購買非成熟區組屋,但是這些單身人士很多都希望能住得離父母更近,但父母的家可能是在成熟區。政府可能可以放寬讓單身者買更大的單位,好讓他們日後能和年邁的父母同住。」

淡濱尼一帶的預購組屋項目。(圖:Jeremy Long)
是否仍有必要區分成熟和非成熟區?
卓小姐也希望政府能夠重新檢討將市鎮區分為成熟和非成熟區的概念,因為這不僅限制國人的購屋選項,也不具包容性。
「在住房課題方面,政府應該更具包容性,確保即使是單身人士,他們在申購預購組屋方面與其他國人能享有同等權利。」
目前打算與男友購買首套房子的30歲項目經理陳思敏也認為,隨著我國組屋區越來越成熟,公共設施與交通網絡完善,將市鎮區分為成熟與非成熟已沒有必要,因為只要組屋位置優越,就算是非成熟區的組屋也會吸引很多國人購買。
「政府可以考慮根據接近核心中央區的程度,或是根據各區過去幾輪預購組屋項目的受歡迎程度或申購率進行分類。這樣一來,那些真正想要房子的人如果不挑剔的話,可以在沒有那麼理想的地區更容易買到房子。」
目前,區分成熟和非成熟區最大的用意是在首次購屋者申購組屋方面。首次購屋者在申購非成熟市鎮預購組屋,若至少兩次不成功,之後再申購非成熟市鎮單位時,可獲額外抽籤機會。
從事研究相關工作的29歲謝太太近幾月剛拿到她位於淡濱尼北的預購組屋單位的鑰匙。她也以淡濱尼為例指出,淡濱尼被歸類為成熟區市鎮,但淡濱尼北實際上仍是一個非常新的市鎮,算得上是還在發展中。
她也認為,如果政府還是希望能夠鼓勵國人購買非成熟區組屋,或許可以考慮擴大近居購屋津貼的涵蓋範圍,讓距離父母或子女住家四公里以內的買家也能獲得津貼。
不過,也有受訪國人認為有必要繼續以成熟與非成熟區市鎮進行分類。從事銀行業的31歲王施力認為,成熟區和非成熟區的設施仍存在極大差異,所以有必要進行分類。
他與太太已入住淡濱尼一帶的預購組屋將近一年,但他不排除日後第二次購屋的可能性,「因為預購組屋有補貼,並且還是新建的,而且現在的設施越來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