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新加坡日增病例掉到了3000+。
從周二的6000多例,咔一下減半,貌似有點不同尋常的意思。
引起了大波本地網友的熱烈討論。
新加坡日增病例突然減一半
網友紛紛推測原因
情況是這樣。
椰子每日跟進並統計衛生部通報的新加坡日增病例,發現本地上一次報告日增3千,是在1月24日。
自那以後,病例數字一路攀升。


這個操作是怎麼出現的?
大波網友猜疑不斷,甚至出現了陰謀論:
1)有人檢測陽性,憋著不報,想延長假期?
「估計是他們自己在家做抗原快速檢測(ART),檢測陽性,但是沒有上報。憋著等明天再報,這樣農曆新年假期就可以延長了。」

2)很多人陽性拒不上報吧,不想被關在家裡。
「不要太開心了,病例驟減估計是因為很多人中了病毒,但選擇不上報,這樣他們就可以繼續出門,繼續散毒。」

3)大年初一誰去看病?
「所以大年初一的誰敢去看病?(華人對新年頭一天有講究)」

4)應該還有很多沒有被報出來,馬上就要大增了。
「很多人都沒有報。」

「也有可能是因為春節假期檢測少,可能大家都回去上班了病例就會大增。」

「每天都有4400人去參觀春到河畔,估計之前預計的日增1萬5就考慮到這種超大型活動背景。」

「每個人都在外面堂食,估計農曆春節結束後會有病例大反彈。」

「這周的病例會破天高吧?簡直難以想像,學校就要開了大家也都要回到上班場所辦公。」

5)因為很多診所都關門了。
「大多數診所都關門了,病例不就自然掉下來了。」

「很多診所關門了啦。猜測那些感染但症狀溫和的人會選擇在家休息,而不是去診所看病。所以很多感染病例就沒有被記錄在案。」

不說各種對於人性的揣測,椰子認為前天病例驟減的真相最有可能是第5點看法。
抗原檢測(ART)的陽性病例主要來源就是經診所上報。
而過去兩天,很多診所都關門了,衛生部公布的情況如下:
1月31日營業的診所有974家;
2月1日營業的診所只有96家;
2月2日營業的診所只有130家。
診所關門,上報的病例就少。
周二病例破6000,當天ART陽性病例占4000多例了。
緊接著第二天大波診所關閉,相應的ART病例數字就下降,僅1725起。
相當於前天病例斷崖式下跌,「蒸發」的那部分就是ART檢測確診的人。
然而,病例驟減只是近期新加坡疫情現狀的其中一種。
事關診所看病、醫院探訪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情。
新年診所訪客爆滿 一家發現多達10例確診
新加坡的診所、醫院人流量出現了反差。
因為春節期間大波診所關門,要看病或者檢測陽性的人,就只能往還開著的診所「扎堆」。
於是還開放的診所,人多到需要在門外等。

來源:海峽時報
不少地方人流激增:
東北醫療旗下,有診所一天發現10+起ART陽性病例。多數診所發現的新冠病例數量比1月初高出2到3倍。
百匯醫療旗下,有診所接待的患者人數是1月初的3倍。
其中位於榜鵝的診所,甚至用完了抗原快速檢測試劑盒,需要從其他地方調貨。

來源:海峽時報
這都是因為「僧多粥少」,病患多,診所少。
本地醫院的情況卻跟診所形成巨大反差。
目前住院的人群,分成非新冠、新冠住院。因新冠住院的人多是免疫系統差,或年齡大的人。
醫院前段時間就已禁止訪客進入,唯獨少數重症病人允許親人探訪。
相當於平日就冷清的環境,到了春節這樣一家團聚的日子更顯淒涼。

來源:TATLER ASIA
有親人住院的網友分享自己的故事:
1)人生頭一回見到爸哭,是在春節期間的新冠病房
「新加坡的療養院和醫院都不允許探望,今天安排很跟我爸視頻聊天,跟他新年祝福,但他哭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我爸哭……
為什麼現在都跟病毒共存了,甚至連一個人都不允許去醫院探望?徵求過大家的意見或其家人的意見嗎?
......我真的很傷心,我爸年紀大了,很老了,我甚至這會都沒法去看望
......我怪自己的無能。」

他的故事,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2)常打電話,擔心因肺部感染住院的媽媽
「我理解你。我照顧我媽很多年了,最近她因為肺部感染在社區醫院治療。我也只能打電話跟她聊聊天。經常打電話給老人可能會好一點。
我看到她在那裡身體被照顧得很好,只是在家裡也許精神得到更大慰藉。我盡我所能照顧她,除非有嚴重問題再住院。但我貌似聽說療養院讓他們一直躺在床上?」

3)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打視頻電話。
「你爸已經算幸運的了,還可以安排打電話。我知道有一些中風或者不懂電子的病人都不懂跟家人打視頻電話,並且還沒人來看他們。」

4)在醫院住14天,會擔心自己能活多久,也很想家人。
「我因為感染新冠在醫院住了14天,沒人來看我。住院的時候,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能多活一天,但我很想念家人。只是為了他人安全,我必須學會接受自己得住院的事實......我知道沒法跟親人在一起的感覺,人必須堅強,希望你的父親早日康復。」

上述網友的經歷,都是自己的親身體會。
疫情非常時期,尤其是奧密克戎正在大爆發之際,醫院停止訪客探訪,有點不近人情,但也是為了將風險降到最低。
為了讓病人更好過一點,醫院也有在努力。
如陳篤生醫院,在除夕夜為病人們準備「年夜飯」,幫他們跟家人視頻電話。

來源:陳篤生醫院
但問題在於,還會有多少人感染,奧密克戎疫情還要持續爆發多久是個未知數。
這個未知數在考驗新加坡醫療衛生系統。

來源:forkast 東北醫療集團的譚姓專家預測:
本周四(即今天2月3日),大部分人開始工作,到時估計會有更多人去診所。
另一方面,他擔心因人太多導致出現人群聚集,診所醫護人手應付不來。
所以他也提了一嘴,如果員工檢測陽性,希望老闆們可以在沒有醫生證明下也能讓員工繼續在家休息。
不止是診所的醫生擔心春節過後病例激增。
很多專家抱有相同看法,認為:
未來幾周內,新加坡的日增病例可能超過1萬例。這一刻總會到來,差別只在於早晚。

目前,新加坡的醫療衛生系統仍然處在安全範圍內。
但這種狀態,有點像是暴風雨到來前的短暫平靜。
至少還有2個不安定因素: 新冠病毒對肺部的損傷難以想像
新加坡已經出現奧密克戎亞型毒株,風險待定 新冠死亡者肺部照最新曝光 輕症也有異常?!
感染新冠病毒後只表現輕症就絕對安全了嗎?
醫學界一直到現在都沒有100%的肯定回答。 有的病人身上存在這種情況:感染後輕症,痊癒後卻有長期類似新冠症狀,比如呼吸急促。
英國的醫學界近期剛好有最新發現。感染新冠的患者,視病情嚴重程度,肺部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