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夥伴瘋狂cue椰子。
說他刷到一個Tik Tok視頻,看完只想一鍵舉報主播。
椰子打開看後也很驚奇,瀏覽量最高的視頻,標題挑釁感滿滿:
「新冠陽性,我可以出門了嗎?」——背景卻是新加坡地鐵內。

視頻評論區有很多網友在吵架。
有的力挺主播新冠陽性出門,有的怒斥主播自私又沒有社會責任感。
到底怎麼回事?
新加坡男子新冠陽性,出門坐地鐵
引髮網友熱烈爭議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一個Tik Tok主播Khristopher,1月25日檢測陽性,從26日開始在家自我隔離7天。
到2月1日,儘管檢測結果還是陽性,他也結束隔離出門了。
他自拍的確診-隔離-出門過程如下:
1月25日,自我檢測陽性 他自述感到喉嚨痛,但不懂是因為零食吃太多,還是感染了奧密克戎,就在家做抗原快速檢測(ART),結果陽性。


1月26日,正式在家隔離第1天。
他在視頻中說自己中病毒了,並且強調「新冠是真的!」
「如果你覺得喉嚨痛,不要以為是自己農曆新年零食吃太多。 」

1月27日,正式隔離第2天。 沒有發生什麼。 1月28日,正式隔離第3天。 他開始喪失味覺。

1月29日,感染新冠第4天,出門做檢測。 他出門去診所做ART檢測,結果陽性。診所要求他做核酸拭子檢測(PCR),結果未出。

1月30日,感染新冠第5天,PCR陽性。 核酸檢測結果陽性,沒有透露是什麼毒株。他打電話給衛生部,確認自我隔離期是從1月26日開始計算,共7天。

並且他還在評論區強調:
「這是確認過的。7天從你檢測陽性的第一天開始算,到最後一天不管檢測結果如何你都可以恢復正常活動。」

1月31日,感染新冠第6天。 這一天除夕,他檢測還是陽性,不過沒有症狀。

他官宣無論如何,明天都要結束自我隔離出門。

2月1日,感染新冠第7天,同時也是他計算的自我隔離第7天。
他出門了。
並且發了現場視頻,標題寫「新冠陽性的我可以出門嘛?」
背景是在地鐵上。

這些視頻引發了大波網友爭議。
確診新冠,並且極有可能是奧密克戎。說是自我隔離7天,但中途出過門,最後一天檢測還陽性。
這樣的情況下,能出門嗎?這樣做合理不合理?對別人安全嗎?
網友熱議
持反對意見的網友,覺得這個做法不地道,一點社會責任感都沒有。

「有點社會責任感吧,如果你還有傳播風險呢?」

「發生了什麼?我錯過了啥,現在陽性也能出門了嗎?」

「我一個親戚感染新冠第6天就檢測陰性了,但他還是堅持在自我隔離第6天後,再隔離4天。」

「這種人直接送衛生部。」

「我也是1月25日開始自我隔離,到2月3日都沒敢出門,因為檢測還是陽性,壓力真大。」

「兄弟啊,我中了新冠剛好不久,農曆春節前2天檢測陰性,但我還是自我隔離,因為我擔心把病毒傳給別人了。」

但更多的人認為,這個Tik Tok主播做的沒錯。
憑什麼?
憑現在衛生部對於新加坡人確診新冠、自我隔離時間就是這麼指導的。

來源:海峽時報
1月21日起,疫苗完全接種者檢測陽性
最長隔離期限7天
「我的天咯,衛生部指導文書都說了,自我隔離7天後不管檢測結果如何都可以外出。」

「兄弟,我中病毒以後長達3個月做檢測都是陽性,我估摸著這病毒沒那麼快消失,所以我自己隔離第7天就出門了。」

「是不是大部分人都 不用工作的?就算你不出門,7天結束了公司人力部還是會喊你回來上班。」

「衛生部說了,自我隔離7天結束就能出門。」

「就是啊,7天結束意味著不再具有傳播性,怎麼你們那麼膽小的?」

但在全部評論中,點贊最多的是這一位的看法:
「即便官方說可以,但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得多一點社會責任感?」

言下之意,至少為了減少傳播風險。這個Tik Tok主播不該在自我隔離第7天,就急吼吼地出門解放。
可以參考其他人的做法,穩妥起見允許的話再多隔離幾天。
但這就是矛盾的地方。
現在在新加坡感染新冠,怎麼做實際上取決於個人: 有的選擇按規章來,隔離7天不管結果如何都出門; 有的不放心,隔離7天後選擇繼續待在家裡; 有的則是不管,感染後的生活跟感染前沒區別。


因為身邊中病毒的人越來越多。
多到人有點麻了。


麻木到一個什麼程度呢?
咱們繼續來看這個事情,你可能就懂了。
自檢新冠陽性父女去診所 職員建議他們使用公共廁所
有一個ART陽性的網友在社交媒體平台發文。
他很生氣。
他說:「我總算知道為什麼新加坡的病例為什麼會這麼多了!」
根據他的自述,事情是這樣的:
「2月2日,我跟7歲女兒在家自我檢測是陽性,當天決定去診所做ART檢測確認。
晚上6點15分左右,我們抵達診所等做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