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日訊)芽籠的流鶯站街招客的風潮,在政府的嚴厲執法下近乎銷聲匿跡。2018年只有一名女郎因在芽籠站街招客被捕,並且連續兩年都沒有站街女被起訴,流鶯和站街女的風光不再。
新加坡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本月初書面回復義順集選區黃國光的詢問時透露,在2009年至2018年這10年間,警方共取締了281名在街上公然招徠客人的性工作者,其中181人被控。

目前芽籠小巷或大街都已經不見站街女拉客,只剩下門外掛有燈籠的風月場所。
然而這數字在三年前突然暴跌,2017年只有七人被捕,無人被控;2018年則只有一人被捕,同樣無人被控。
這與2015年(41人被捕,20人被控)和2016年(27人被捕,25人被控)的數據相比,大幅減少。
聯合晚報記者昨晚趁周日走訪芽籠一帶,果然發現流鶯已經銷聲匿跡。
在芽籠開麵包店的王先生受訪時指出,由於警方嚴厲掃蕩,大約三年前這些站街女郎就「逐漸消失」了。
他說:「約三年前警方一直來取締,那時候有很多站街女都被抓走了,現在只有在深夜偶爾會看到一兩個到街上拉客。」
不願具名的水果攤老闆娘則說:「十多二十年前,芽籠站街女郎真的很多,走一圈芽籠可以看到上百位站街女郎,現在要看到一個都難。」
住在芽籠多年的女居民受訪則說,以前芽籠是名副其實的紅燈區,如今只要避開芽籠18巷一帶的風月場所,基本上芽籠已經不像是紅燈區了。
來自中國的旅客廖范羽(24歲,學生)表示:「我來之前沒有特別研究,不知道這裡是紅燈區,也不覺得這裡像紅燈區,網上只介紹這裡有出名的田雞粥。」
流鶯社交媒體招客
網上招客、入侵組屋區、進駐咖啡店,站街女採取三策略應對警方的嚴厲掃蕩,從地面走入地下。
許多人都很好奇,芽籠流鶯不站街,她們都跑哪兒去了?
根據知情人士林先生(48歲,小販)表示,她們沒再站街不意味已經消失了,只是躲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而已。
據他了解,有些女郎通過網站或社交媒體招客,跟著她們可在全島各處約見面交易。
此外,她們也轉移陣地,導致近年非法的「組屋淫窟」更猖獗;另外一些流鶯則走入人群,到咖啡店或酒吧招客。
芽籠街變「乾淨」
芽籠街上變「乾淨」,商家卻嘆沒人潮變冷清,生意難做。
在芽籠買手錶和首飾的女老闆表示:「以前從下午到晚上,這裡都是人擠人的,但現在不只沒有站街女,連人潮都少了很多,許多咖啡店也關掉了。」
另一位商家則說:「以前有很多遊客來新加坡,都會特地到芽籠來看站街女,現在芽籠很少遊客了。」
雖然商家們感嘆芽籠沒以前那麼熱鬧,不過居住在芽籠的居民都對於流鶯減少還是樂觀其成。
其中一位女街坊說:「現在這裡比較『乾淨』了,以前一出門就看到那些穿著很暴露的女子在拉客,對孩子會有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