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談話,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將繼續同各國分享抗疫經驗和診療技術,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支持和幫助,確保全球抗疫物資供應鏈穩定,並積極投入到冠狀病毒的深入研究中。
他還表示中國已有多支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商品。

2020年這場突然疫情讓很多在新加坡一直打拚的外國人,最終沒有堅持等到拿新加坡身份的那一刻踏上了回國的步伐。剩下的有在徘徊、有糾結的、還有堅持不懈的。回望過去我們剛來時的樣子,你是否也勾起了那些回憶和年輕的鬥志。
新加坡一個不大,但卻久了讓人依戀想要紮根生存的國家。如有一天離開則會萬般不舍。還記得這些或驚心、或激動、或尷尬、或感動的第一次嗎?勾起回憶的瞬間你是否依然清晰儲藏在你的大腦中!


新加坡的那些第一次與小溫暖

第一次落地樟宜機場,感受到了熱帶的潮濕。

第一次知道你下飛機過海關,擔心自己英文不過關時。看起來皮膚黑黑的的工作人員都會中文,無需擔心語言障礙。

從大聲說話到注意說話聲音。上車習慣性搶座位,到現在不好意思往Reserved Seats上坐,看到特殊人群主動讓座位。

第一次知道新加坡的巴士都是奔馳;公交車坐做過了站,才知道全島公交都不報站。

來新加坡才知道坐巴士和地鐵上車和下車都需要刷卡。

無論走到哪裡才知道新加坡是當之無愧的花園城市,放眼望去,沿路都是鬱鬱蔥蔥。

第一次逛完超市,被收銀員招呼「這裡還錢」,才知道這是當地的「方言」。

第一次知道,麥當勞和星巴克原來都可以是「自習室」。

下雨了,第一次從公司到家,才知道沿路都有遮擋,設置不用雨傘,幾乎淋不到雨。

新加坡國菜--辣椒螃蟹,打開蟹鉗,滿滿一大坨肉,經濟又實在,黑胡椒、辣椒、鹹蛋黃螃蟹最出名。

新加坡遍地美食,便宜不貴,在新加坡可以吃遍世界美食。第一次發現小販中心,5新幣以內可以吃米其林!

第一次在小販中心點雜菜飯,就像中國的蓋澆飯,經濟又實惠。

第一次看老人家過馬路,拿出一張卡一刷,所有車都停下來。

第一次看見巴士司機親自推殘疾人乘客上下車,感嘆公共服務竟然好成這樣。

第一次進商場的公廁,發現好乾凈,而且有紙,後來才知道只要是公廁都有紙,少了不少的尷尬。

第一次逛小印度,疑惑居然還有這麼不像新加坡的地方,這也許就是互相尊重各自文化的表現。

逛牛車水,身邊的各地鄉音給我親切感,就像回到了家鄉。

第一次在新加坡過年,才知道新年的習俗是「撈魚生」。

新加坡福康寧還有個「小巴厘島」,可是完全不差於那個大巴厘島。

第一次去金沙無邊泳池,根本顧不上游泳,只會瘋狂拍照。

第一次,帶孩子去東海岸的室外遊樂場,發現這些都是免費的。而且全島還有好多遛娃的好去處。

第一次吃榴槤:要吐了;但是漸漸的會喜歡上榴槤,真香!

第一次去濱海灣堤壩,從另一個角度看新加坡CBD,很美。

越來越多像海底撈一樣的中國品牌開始入駐新加坡啦!

星耀樟宜開業,世界第一大室內瀑布,所有人都忘不了進門第一眼的震撼。

濱海灣花園開業,第一次和許多人席地而坐欣賞燈光秀。三座特色鮮明的花園組成,是自然愛好者和嶄露頭角的園藝師的聖地。

第一次去買煙要看身份證,未滿18歲絕對不賣,絕無妥協。

第一次進電影院,被凍成了狗,感覺過的是冬天,所以在新加坡外套要常備。

第一次,和朋友去看F1賽車,才知道新加坡日常出行的道路可以達到F1比賽標準。
雖然看似疫情讓新加坡產生了諸多變化,但其實,新加坡還是那個新加坡,並沒有變,一切的美好依然還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