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邊車很便宜,但是自己開車上街沒什麼安全感,鄰里之間不認識,還會有高中生砸壞她的車窗玻璃......
她說太懷念我們在一起的日子了,周末去牛車水擼串,去武吉士刷火鍋!

外派兩年之後回來,她下了飛機的第一句,竟然是:聞到了樟宜機場這股味道,感覺太親切了!
我們出門就打了車,直奔牛車水的火鍋店,給她洗塵!
@ 莉迪亞
「最近,我發現很多人都喜歡吐槽和抱怨,尤其是在新加坡這種大城市裡生活的:
生活成本太貴了
有被排擠的感覺
租房太多坑了
綠卡太難拿了
活得沒有安全感
......
我身為在新加坡上過學,一個因為工作關係,混跡在歐美各國,現在在深圳定居的地球流浪人,想對這些吐槽的人說一句話:
別再抱怨了
新加坡已經很好了

去了這麼多地方,我敢說......
在講英文的國家裡,新加坡幾乎最安全的;
在講英文的國家裡,新加坡也是少有的大半夜能找到,還在營業的火鍋點和擼串店的;
在講英文的國家裡,新加坡還是離我家最近的(飛機3個半小時);
在講英文的國家裡,新加坡小朋友的華語是說的最棒的~
.......
新加坡肯定不是最好的,但是,新加坡真的很適合華人生活!

治安好有安全感,而且街道和居民樓很亮堂,隔幾步就有街燈,沒有暗街窄巷。
其實最明顯的還是我媽的反應,在新加坡上學的時候,從不囑咐我,讓我早點回家,也很少cue我報平安。
在歐美國家生活時,我其實都不太敢在半夜獨自出門。
澳洲到了晚上,到處都關門了,回家路上一片漆黑,相隔幾百米,才能看到星星點點的燈火;在美國我都不怎麼敢坐公共運輸,更別說讓孩子在草地上撒野了......

很多事情在新加坡久了,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了。
「
離開,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
「有時候還真不是想不想回去,而是當初選擇了新加坡,我們就真的回不去了。
一人在新加坡,也遇見了不少的問題,比如我老婆是LTVP,不會英語找工作一直很不順利,自己每天就是帶孩子,生活很無聊,感覺都快把她憋得抑鬱了!
以前,她也總說希望回國生活一段時間,那時候,她覺得回國了,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結果回去了,要面對的問題,反而更多。我們立馬就接受了——現實的拷問。
家鄉沒有合適的工作,也沒有好的教育資源。我們畢竟是從國外回去的,對生活還是有一些追求。
後來全家就去了上海,結果工作找的很順利,薪水都能匹配我在新加坡的水平了。
但是,生活卻匹配不了。

首先,孩子入學就成了大難題,比較現實的就是,去讀國際幼兒園,價格非常昂貴。以後,上了小學更麻煩,別說學區房了,整個上海的房價都讓我們望房興嘆。
當初,我們賣了家鄉父母給留下的一套老房,輕而易舉的在新加坡買了組屋,現在要是賣了新加坡的組屋,在上海買房付個首付都困難,更別說學區房了!

我發現我這個歲數,在大魔都也沒什麼競爭力了,工作業務內容根本對接不上,這邊項目流程和新加坡完全不同。
五險一金也續不上,醫保?我還沒研究明白呢!
後來,我倆拉著行李箱又回新加坡了,這一次我老婆也不念叨著回去了。

她想了一下:
在事業發展方面:我們都是普通上班族,薪水和工作這方面回去了也是差不多。
但是在家庭生活方面,新加坡在安全,食品衛生,教育方面勝一籌,最重要的是,這些資源都是現成和易得的。

她發現有些東西確實哪裡都有,新加坡的也沒什麼特別的,但在新加坡——獲得這些的更容易。
現實的稜角
總是能夠戳破
我們對於生活的種種幻想
在新加坡的這麼多年
我們看過了太多
這個城市美好而繁華的一面
也體會過了太多
辛酸和無奈
有些人已經深深厭倦
如果生活的不盡人意
那就離開吧
很多人離開後過的很好
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還能夠堅持
就再努力一下吧!
這座島上,沒有白走的路
你吃過的苦你走過的路
每一步都算數!
生活就像圍城
其實無論在哪,都各有好處
各有局限,各有喜樂
並沒有一個萬全之地
在紐約,一句俗語非常有名
這句話也同樣適合新加坡
If you can make it here,
you can make it anywhere
意思就是,如果你在這裡能成功
你在哪裡都能成功

而且,看了這麼多人的故事
體會了圍牆內外的生活
我們發現
並沒有什麼問題
是離開新加坡就能夠解決的
人生如棋,落子不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