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了癌症形成的新機制,並已經將成果發表在了權威期刊上,專家稱該發現有助於新的癌症療法問世,人類離成功攻克癌症又近一步!
癌症新發現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科學家上周末稱,在NUS設立的新加坡癌症科學研究所的學者們剛剛發現了以前未知的癌症形成機制。

NUS癌症科學研究所,來源:CSI官網
基本概念
在解釋這個研究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些相關的簡單生物學概念:
翻譯(Translation):是蛋白質生物合成(基因表達中的一部分,基因表達還包括轉錄)過程中的第二步(轉錄為第一步),是根據遺傳密碼的中心法則,將成熟的信使RNA分子(由DNA通過轉錄而生成)中「鹼基的排列順序」(核苷酸序列)解碼,並生成對應的特定胺基酸序列的過程。

蛋白質和成過程,來源:百度百科
轉錄(Transcription):是遺傳信息從DNA流向RNA的過程。即以雙鏈DNA中的確定的一條鏈(模板鏈用於轉錄,編碼鏈不用於轉錄)為模板,以A,U,C,G四種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的過程。

RNA編輯過程示意,來源:百度百科
RNA編輯(RNA editing):是指轉錄後的RNA在編碼區發生鹼基的加入、丟失或轉換等現象。
COPA:Coatomer亞基α是在人類中由COPA基因編碼的蛋白質。
研究內容
這項研究的結果和發現是國大科學家基於對125位肝癌患者患者的研究和實驗而完成的,整個過程涉及一個被稱為RNA編輯的過程。細胞中的DNA在被翻譯成具有特定作用的蛋白質之前,先被轉錄成RNA。NUS學者解釋說,有時在最終翻譯之前會「編輯」RNA,從而產生不同的蛋白質產物。
這項研究著眼於一種被稱為COPA的蛋白質的RNA編碼過程,該蛋白質會影響肝癌、食道癌、胃癌和乳腺癌的發展和擴張。該研究小組測試了癌變的肝組織,以發現其是否編輯了從COPA基因轉錄的RNA。

正常細胞和癌細胞對比,來源:百度百科
經過測試該研究小組發現,任何給定的細胞都既包含已編輯的COPA和也包含未編輯的COPA。NUS學者表示,當未經編輯的或「野生型」的COPA在細胞中占優勢時,該細胞就更有可能產生癌變。相反,如果已編輯過的COPA為主導時,則可以認為該COPA可以抑制癌變特定的「信號通路」,即降低細胞癌變幾率。
NUS的研究員說:「當這種「信號通路」失控時,它會觸發過度的細胞增殖,從而導致癌症。」
抑制癌症
NUS的科學家說,目前該相關研究團隊現在正在試圖找到一種方法來增強癌細胞中的天然RNA編輯機制,以扭轉其內部平衡促使有利於抑制癌細胞的一方成為主導,從而達到抑制癌症的效果。

主導該項目的Polly Leilei Chen博士(右),來源:NUS官網
這項由新加坡癌症科學研究所的Polly Leilei Chen博士和NUS楊潞齡醫學院領導的研究小組的研究結果於2020年7月發表在《肝病雜誌》上。由於研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未來該研究小組會持續對後續的研究成果進行發表,「希望我們的研究能真正幫助到人類研究癌症的進程」,該研究團隊的一位成員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