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諍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hèng yǒu,意思是指能夠直言規勸的朋友。是指勇於當面指出缺點錯誤,敢於為「頭腦發熱」的朋友「潑冷水」的人,幫助自己的朋友。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和促進海峽兩岸的關係起著重要作用。
1978年11月鄧小平正式訪問新加坡。他問的最多的是如何利用外資企業推動新加坡經濟的活力和發展。鄧小平把新加坡列為中國學習的榜樣。1984年中國做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1990年中國與新加坡建交。

李光耀總理(左)和鄧小平主席(右)親切握手
1985年的金秋季節,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第三次到中國訪問。在我採訪過的世界上幾百位領導人中,李光耀的談話極其特別。他這次在中國逗留兩周,許多報道早已見諸報端,現在只把在報紙上沒有見到的材料寫下來。
1985年,彈丸之地的新加坡雖然剛剛獨立20年,但在經濟上卻長期保持著高速度發展,引起世界的關注。
新加坡與中國一直沒有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由於地理位置接近,新加坡的大部分人有中國血統,所以兩國在政治、經濟和民間往來方面日益頻繁。兩國談成的合作項目有金陵飯店、南海石油、油棕種植園等150個。
1980年貿易總額達到20億新元,1984年,貿易額大幅度增加,達到35億新元。到中國來旅遊的新加坡人,從1982年的18000增加到1984年的32000。
1985年5月,新加坡的第一副總理吳慶瑞還當了中國沿海經濟開發區的顧問。所以,這次對李光耀的接待規格與正式建交的國家沒多少區別。

新加坡的第一副總理吳慶瑞
李光耀於1985年9月13日從新加坡到達上海,隨行的還有他的夫人、女兒和其他官員。14日到濟南。山東省省長李昌安用孔子的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他。
李光耀的第一感受就是,「使我像在家裡一樣感到溫暖。我可以把心裡話說出來。中國有無限美好的前途。」
他說:「上海、山東的領導人都很年輕,充滿活力。這就意味著中國大有前途。」
1985年9月15日,李光耀和夫人到了著名的文化古城曲阜。他懷著濃厚的興趣冒雨參觀了兩千多年前為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修建的孔廟、孔府、孔林。他還在孔府住了一夜。第二天,原計劃要登泰山遊覽,但因下雨臨時取消。為此,他的那個愛好跑步鍛鍊身體的女兒非常遺憾。當然,我也很想藉此機會到泰山看看。

李光耀總理和他的夫人
9月16日,返回濟南的晚上,記者們看到一個驚喜的場面。以山東省、濟南市政府的名義為祝賀李光耀62歲生日舉辦了一個熱烈、隆重的生日宴。李光耀也感到突然。宴會上擺著漂亮的鮮花和壽桃、蛋糕。
李昌安省長對李光耀說:「我們中國人給老人祝壽常以高山大海作比喻。在濟南的附近有泰山,東有大海,所以我祝願李光耀『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李昌安把一幅多壽圖贈送給貴賓。
李光耀說:「能在中國度過自己的生日確實令人難忘。我也是在尊老愛幼的傳統文化下成長起來的。我希望中國能把敬老的傳統發揚持續下去。」
因為,中國領導人早在延安時期就集體決定「不祝壽」,所以記者沒有公開報道山東省、濟南市為李光耀的祝壽的活動。
1985年9月17日,李光耀一行在西安參觀了距今2000年的秦始皇陵墓的兵馬俑,6000多年以前原始社會人類居住過的半坡遺址,觀看了陝西博物館。
李光耀對一號坑的6000個兵馬傭很感興趣,問是什麼顏色的,怎麼排列兵的陣容?講解員告訴他,都是按古代兵法排列的。前鋒有204個,後隊有面向西的,中間有38輛戰車。二號坑有跪著射箭姿勢的俑。

李光耀總理和他的家人在兵馬俑前合照
當時,文物部門剛剛從7米深的坑裡挖出宮廷銅馬車不久。為了保護文物,一般不對外開放。那天,專門請新加坡貴賓一飽眼福。銅馬車由3462個金屬片組成,四匹馬的姿勢栩栩如生。李光耀高度讚揚兵馬俑的雕塑藝術、燒制形象和建築結構。他揮筆題詞「這樣一個偉大的過去,必定是更加偉大的未來的基礎!」


李光耀總理題字
1985年9月19日,天氣晴朗,李光耀在北京出席了中國政府的歡迎儀式。軍樂隊奏中、新兩國國歌,禮炮19響後,趙紫陽總理陪同李光耀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儀仗隊。那時的歡迎國賓儀式還在人民大會堂東門的南側安排300多名少年兒童手揮彩帶、搖著粉紅色的扇子跳歡迎的舞蹈。後來禮賓改革取消了這一項。陪同團團長是新上任的年富力強的電子工業部部長李鐵映。
歡迎儀式後,趙紫陽和李光耀在人民大會堂的四川廳入座。趙紫陽指著一幅畫說:「這是大渡河。」
李光耀說:「1980年我來中國訪問時是順長江而下到了宜昌」。趙紫陽請新加坡貴賓品嘗鐵觀音烏龍茶,說:「據說這茶可以防癌,所以供不應求,國內和出口都需要。」

1980年11月20日,李光耀(中間)訪問歸元禪寺
一陣寒暄過後,兩國總理開始正式會談。
重敘友誼
趙總理首先徵求李總理的意見,問:「怎樣談呢?」李總理說:「由主人定,我們之間沒有爭議和分歧,處於平靜的時期。我們來訪是重敘友誼,擴大經濟往來。」
趙紫陽說:李總理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多年來,為增進中新友誼做出了貢獻。這次來訪必將能進一步增進已經存在的友誼。1980年你來訪問時,同中國領導人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非常有益。1981年,我又有幸到貴國訪問,再一次就有關問題、本地區局勢交換了意見。這對加強雙邊關係、穩定本地區形勢是有益的。
李光耀談了他對上海的印象,說九年半以前訪問過上海。這次看到上海有朝氣、有幹勁。人們的穿著也有了色彩,交通也不那麼擁擠了。我對上海充滿了樂觀的信心。他還認為山東的領導務實、能幹。
敢於批評中國的人
在濟南時,李光耀住在南郊賓館。會談的時候他對趙紫陽說:一個賓館的狀況就反映了管理水平。濟南的賓館面積很大,洗澡間也很大,沒有充分利用起來,平時也沒有人去住,不能滿足客人的要求,還需要有人去管,這是個浪費。我建議可以開發旅遊事業。給我的印象是中國缺乏審計工作。

李光耀說:在濟南參觀靈岩寺時,路上到處都是泥土。修公路用石頭就可以了。修好路可供後代人長期使用。中國有很多勞動力,修路又不需要外匯。從濟南到曲阜開發旅遊事業有很大潛力。從濟南去曲阜要經過泰山,如果對歷史文化不感興趣的可以去爬山,這裡可以設各種各樣的旅遊點。曲阜要是在新加坡的話,我們一定會很好發揮孔廟、孔林的作用。不僅南洋各國、日本、朝鮮、甚至全世界的華裔都會來參觀,但是中國對這一旅遊資源還沒有很好利用。新加坡250萬人,接待旅遊者300萬。
趙紫陽插話說:中國應該接待5000萬。
李光耀解釋說:新加坡沒有歷史,沒有什麼文化,發展旅遊業是吸取外匯,幫助我們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好途徑。新加坡是美國通往中國的大門,如果中國與新加坡能建立一個聯合委員會,通過新加坡來中國旅遊,這對我們雙方都有好處。
趙紫陽表示贊同,並當場委託國務委員谷牧主持討論這件事。
到此,李光耀的批評意見還沒有說完。他說:西安的道路也不太好,從西安到秦陵,路上顛簸得很厲害。可是,秦始皇陵在兩個星期內就接待了好幾位總統。其實用人力和石頭很快就能把道路修好。他說:我在西安住的賓館的洗澡間破了一個洞,只用一個字紙簍蓋著就算完了。這樣做很不文明。他建議進口一些澡盆。

接下來,李光耀對中國提的批評,切中了要害,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吃驚。
他說:我來中國訪問,無論走到哪裡,都安排了歡迎的隊伍。這樣不利於工作,不利於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會耽誤他們的工作,只有利於照相。我上次到武鋼參觀,看到有許多工人來歡迎。我的同事只搖頭。你們應該把工人認真工作的態度和提高產品的水平給我們看。
李光耀提起10年前他到日本參觀精工手錶工廠。他說:「當時,沒有工人看我,給我印象很深。不提高效率是不行的,投資越大,就越應該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些投資。你們不是常常提到大鍋飯的問題嗎,應該想辦法,讓人看到他們取得的成果。日本、美國工資的增加與前一年生產的效率的提高是一致的。」說到這裡。李光耀怕趙紫陽接受不了,補充說:「我是開誠布公地像老朋友那樣告訴你。」
不等趙紫陽回答,李光耀又說:中國遲早要上一些項目,可以派一些有主見,有進取精神的人到新加坡看看。新加坡工業起步只有26年,許多華裔在語言上都不存在問題,下班以後可以在一起喝咖啡。中國可以到新加坡像擠海綿那樣把新加坡的經驗都吸收過去。新加坡有75%的華裔,多年來我們宣傳不要隨地吐痰,這也是個態度問題。中國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貿易往來已經改善。中國同新加坡的條件也已成熟,我們希望把兩國的關係推進到一個新的起點。

紫陽終於有了答話的機會。
趙總理說:李總理的批評和建議很好。這不是客氣話。我們是老朋友,中國有一句古話「真正的朋友是諍友」。閣下提的建議都很實際,是您親自耳聞目睹、是直接觀察到的。您觀察到的這些問題觸及到中國經濟普遍性的問題,管理不善就是關鍵。我們現在也逐步認識到技術落後,設備落後需要改進。但現代化管理只有先進技術是不會發揮作用的,技術的改造,設備的運用固然重要,但在管理問題上更符合效益原則。這個更為迫切。這個問題涉及到經濟問題,涉及到職工的素質問題,涉及到管理、人才訓練。「六·五」計劃今年結束,「七·五」計劃將把這個問題擺在重要位置上。
趙紫陽說:中新兩國除了經濟貿易往來外,還應進一步探討新的合作形式,開拓新的領域,讓我們的合作進入新階段。中新兩國有許多便利條件,首先語言交流不成問題。我們可以派人到新加坡學習管理經驗和建設經驗,也歡迎新加坡推薦一些專家、顧問到中國的上層、企業、甚至車間。你們到中國來,比我們到新加坡更好一些。可以把新加坡的經驗與中國面臨的問題結合起來。我們派人去新加坡,學到了經驗,但一回來就不一定能行得通。因為一個國家的體制不同。這兩種辦法可以同時並舉。他希望貴國能鼓勵企業家來中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