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紐約時報廣場上出現了一個56英尺高的廣告牌,名為「特朗普死亡時鐘」,該時鐘顯示的數字是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疫情期間不作為造成的「本可不必死的死亡人數」。

如此「不靠譜」的總統,就連新加坡人民看不下去了。

03. 美國大選何去何從?
於此同時,新加坡也不得不為接下來的美國大選擔心,特朗普確診會給美國大選帶來什麼變數?美國大選還將怎麼進行下去?
畢竟,世界格局的任何一點變化,都會對新加坡產生巨大影響。
美國原本計劃將在今年11月3日舉行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分析人士大多形容現在的情況「前所未見」,但同時認為選舉日期不會因此而改變,而共和黨也不會因此要求特朗普退選。

但醫療專家指出,特朗普年紀大,身體也過胖,屬於新冠肺炎的高危群組,狀況目前仍然有許多未知之數。
特朗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9月29日進行第一場電視辯論,第二和第三場辯論分別定於10月15日和10月22日舉行。兩名副總統候選人10月7日舉行辯論,目前未知道這些辯論會否如期舉行。
目前認為第二場總統電視辯論轉為線上的可能性較大。

拜登在昨日已經通過社交媒體宣布,自己的新冠疫情檢測結果為陰性,自己的健康是沒問題的。
法新社報道,陰性檢測結果一出,拜登的競選團隊立刻全力投入工作,前往密西根州舉行助選造勢活動。2016年,特朗普在大選中拿下了該州的選票。
在過去一段時間裡,特朗普曾經多次嘲諷拜登身體虛弱、謹小慎微。雖然現在特朗普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拜登還是採取了克制的態度,並未向對手發出直接的批評,而是表達了良好的祝願:
"願上帝保佑第一家庭,和每一個正在和新冠病毒鬥爭的家庭。"

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記者李普曼(Daniel Lippman)認為,選舉會如期舉行,不會因為特朗普感染新冠肺炎而推遲。他接受BBC訪問時指出,共和黨的競選工程現在很可能改為在網絡上舉行。
「特朗普現在可能會改在網絡上舉行競選籌款活動。他不喜歡這樣,他比較喜歡舉行真人活動,但他的競選工程仍然需要金錢。」

美國政治分析員哈姆(Eric Ham)認為,目前的情況在政治上對特朗普很不利,因為他處理新冠肺炎疫情的手法備受爭議,又多次否定病毒帶來的影響。
「事實上,拜登在民調上領先特朗普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美國民眾不滿特朗普政府處理疫情的表現。」
「現在我們看見總統處理疫情的表現令他自食其果,問題就變成他最終會不會因此失去總統職位。」

所以特朗普在這個關鍵時刻感染新冠,可以說有利有弊,但整體還是弊大於利。
有利的一方面在於,特朗普可以藉此打「悲情牌」,利用自己和夫人感染新冠這一點博取選民同情。同時借這一點為自己塑造一個為了美國民眾不顧自身安全、殫精竭慮、前赴後繼工作的形象,強調自己願意為了美國民眾不顧自己安危這一點。肯定也會有一些選民願意相信他。
但不利的方面在於,首先,確診新冠後,特朗普無法再參加競選集會活動,無法利用他自認的演講優勢吸引選民。在第一次總統辯論中,特朗普和拜登都表現不佳,特朗普更是遭到廣泛批評,他本來希望通過第二次辯論挽回自己的形象,但現在這已經不可能了。即使是改為線上辯論,對他來說可能也沒法發揮優勢。
其次更重要的一點是,特朗普確診新冠某種程度上是在打他的臉。因為此前他一直弱化新冠病毒的嚴重性,對於疫情不在意,也不注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護舉措。他確診的話,就直接讓美國選民意識到,美國疫情嚴重到如今的程度和特朗普的疫情應對不力、輕視疫情是直接相關的。

的確,在這個節骨眼上,特朗普確診新冠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
不僅是對美國,其影響對新加坡、對中國、對世界都是巨大的。
剛剛,特朗普的女兒公開了其入院後繼續工作的照片:

大家不能忘記他也是74歲的年紀了。他的病情後續會如何發展,又會對美國選戰,以及中新美三國之間的關係產生怎樣的影響。
資料來源:
1. 德國之聲:特朗普確診新冠之後 他的朋友和對手如何表態?
2. 鳳凰網:美國官員:新加坡抗疫成功 是因為得到了特朗普的指導
3. BBC:特朗普夫婦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美國總統選戰陷入「未知之地」
4. 新京報:特朗普感染新冠,美國大選怎麼辦?
5. 早報:「美國兩黨對華態度完全一樣」的看法是錯誤的
6. 中國軍網:特朗普疫情語錄「大賞」,果然沒人比他更懂得表揚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