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e的哭非常有震撼效果,撕心裂肺、肝腸寸斷。Dee哭起來又很有感染力,花兒聞之落淚,鳥兒觀之傷神。
通常她大哭的理由是:**凶我!然後,音調一路飆升。**可以替換成任何人,媽媽、爸爸、爺爺、媽媽、姥爺,甚至小她三歲的沐沐妹妹。

漸漸地,但凡是對她和顏悅色的,就是好人,但凡對她嚴厲批評的,就是壞人。甚至對批評她的人漸漸產生逆反心理。
家長會的時候,老師對我們講Dee寫字有些亂,讓我們好好規矩一下。
Dee說:**就是是找我麻煩。於是Dee的某個科目一直混混沌沌,提不起精神,我也每天腎上腺素飆升,時不時的就吼上一吼。

想來大家是不是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遇到喜歡的老師,總會學習更加努力,問更多問題;如果突然覺得一個老師不喜歡自己,或者被說重了幾句,很可能這門課程就一落千里。
這個問題,等到了一切憑激情、憑喜好的青春期就更難解決了。所以,家長需要儘早引導孩子對批評有正向理解,而且形成一種正向的思維方式。
1
舉個栗子
前幾天,家裡發生了一件小事,頗有啟發,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家爺爺是山東省優秀教師,萌爸本科在清華。於是,爺爺心裡總有些小傲嬌,清華的兒子娶了北大的媳婦,生出的孫女在坡上總要拔個尖子什麼的。

殊不知,理想和現實有一定差距,Dee作為班裡最小的孩子,不僅學習不拔尖,甚至有些小懶散,有時還會挑戰一下學習的必要性。優秀人民教師心裡很著急,行動很努力,態度很嚴厲。家裡時不時爆發出一陣嚴厲的批評。
Dee有時候會大哭,有時候會擺出一副:I don't give it a damn的表情。哭還是算是有反應,「I don't give it a damn」只會讓戰爭升級。

某周末,我正在家裡爬PPT,客廳里戰爭悄然升級。以下對話如果大家看不懂,敬請大聲朗讀:
爺爺:「尼哲個樣子,咋著進不啊?!」
接著是Dee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爺爺凶我!」
爺爺:「爺爺來到這裡以後,尼奏是不挺爺爺的華,早聽早就拔尖兒了!現在班裡後面了吧?」
Dee:「爺爺凶我,我才不是你說的那樣呢!」
爺爺很生氣,開始要把Dee拉近房間。Dee坐在地上一動不動,非暴力不合作。

Dee一眼瞄到我坐在一個角落裡爬PPT避難,開始哭聲升級,聲嘶力竭,並且開始告黑狀:爺爺把我弄疼了!爺爺一聽,傷了心,躲在屋子裡生悶氣;Dee哭聲進入試探階段,一邊梨花帶雨,一邊時不時的瞄我兩眼。

諮詢業資深人士辣媽深呼吸了一下,腦子裡梳理了問題、明確了目標、形成了臨時方案:
1.控制住Dee的情緒;
2.讓Dee的情緒有正確的疏導;
3.安撫老人;
4.去掉Dee對爺爺的牴觸情緒
我(很堅定的,語氣很重要,不要急躁,不能太溫和,必須堅定):
「Dee你可以哭哦。但是直到現在你都沒有說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或者你對爺爺有什麼要求。
你要知道,不能因為你哭,就是你有道理。媽媽不會去批評爺爺而支持你的。你自己想一下,為什麼爺爺明知道你會哭,會生他的氣,可他還是要批評你?因為爺爺是很愛你的,而且是真正為你好的人。
爺爺是為了讓你進步,你自己想一下有沒有聽爺爺的話?」
Dee沒有講話。
我(很堅定的):
「要知道,很多時候別人批評你,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你,是因為他們希望你進步。如果你不開心他們對你的態度,你可以直接告訴他們。但是我希望你也仔細分辨一下他們批評的是否有道理,是否是為了你好。如果批評的有問題,你要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如果是為了你好,時不時要加油改進呢?」
我義正言辭之後,Dee並沒有哭。靜待了一個小時後,Dee走到爺爺跟前,在他耳邊說了兩句悄悄話,然後在爺爺的臉上輕輕的親了一下。
爺爺熱淚盈眶。


感謝Eva小書僮叫嘉乙的投稿,希望此文對大家有幫助。文章來源於公眾號:酷媽甜妞。也歡迎更多粉絲來稿哦~
要不要一起結伴去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