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開始,衛生部發布疫情時間改成下午3點,不過只發布確診總數,詳情還是要等到晚上,因為找出病例之間的關聯費時耗力。這樣也好,反正大家最關心的是數字,每日數據計算的都從中午12點算起,下午3點就能知道消息,心裡也少了焦慮,即便是壞消息,還是早點知道的好。
不過3點公布的疫情簡報,也加上了一句「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感染人數為25人」,確實讓人心裡安定了些。
昨天(4月19日),新加坡確診病例為596起,境外輸入為0,社區感染30起(本地人25起,工作準證5起),客工感染總數為566起。昨天又加強了措施,所有和建築行業相關的WP, SP准證持有人,全部接到了居家令。
新加坡社區內的感染進一步穩定,「半封城」的措施初步看到了成效。另一個好消息是,《俊瑋談新》節目一個月前提到的那位孟加拉客工,已從重症病房轉到了普通病房,整整在ICU近兩個月,昏迷期間,他的小孩在家鄉出生,如今一家人平安,真的是浴火重生。
昨天新加坡最大的新聞,莫過於麥當勞關店了,從1979年在新加坡開業以來,全面關店這是第一次。新加坡人對麥當勞情有獨鍾,是所有快餐店中客流最多的。街上經常能看到麥當勞的外賣員背著外賣包穿梭於大街小巷。


(1979年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在新加坡開張)
疫情開始後,麥當勞的生意大增,外賣訂單更是忙不過來。不知為何突然關店?麥當勞的解釋是,他們考慮到1萬名員工的安全才做此決定,停業一直到5月4日,期間員工的薪水照發。
只是這段日子苦了大家,本地人很少在家做飯,我在家裡也是發愁下一頓要吃什麼,如今又少了麥當勞的外賣,只能忍耐著。
疫情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帶來了種種的不方便,特別是對於在新加坡的老人們。老齡化本就嚴重,許多老人平時對外面世界的了解,都是通過大家在一起聊天喝茶時溝通交流,如今和老朋友們見不到面,真是難受。
現在我也負責買菜送到我父母那邊,這段時間我不讓他們出門。我母親昨天還問了我一句,能不能接她到我家去待會,我知道她想孫子了,但現在這個情況,我可不想有任何意外發生,只能讓她繼續忍耐了,盼著疫情能夠早點結束。

(下午5點,新加坡地鐵車廂內)
不要說老人,就是我們在家待了兩個星期,也有點受不了。還好現在的措施允許人們出去做運動和採購食品,快去快回透一口氣。
昨天公布的數據,重症患者進一步減少至22人,醫療體系雖然承壓但還是應付的來的。目前在醫院治療的人數為2921人,治癒出院的有768人,治療後轉送到私立,社區醫院正在恢復準備出院的有2888人,死亡病例11人,死亡率為0.16%。
雖然新加坡累積確診病例達到了6588人,東南亞最高,但其他國家的數據未必準確,例如印尼的累積確診病例目前是6575人,死亡病例就有582人,死亡率為9%。這麼高的死亡率一方面說明醫療體系已經處於崩潰邊緣,也說明了還有大量的病例還未檢測到。
新加坡最近都在積極檢測客工,病例大幅增長,說明檢測做的到位,數字增加未必是壞事,只要重症病例不急速攀升,死亡率不大幅增加,就說明醫療體系沒問題。加上現在絕大多數病例都是輕症,年輕健康的人,多數一周到10天就能康復。估計疫情結束時,新加坡的死亡率應該是排在全世界最低之列,希望如此。
雖然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加坡的疫情惡化主要是在客工宿舍,客工和社區完全隔離,但是社區內的病例畢竟還有30例,接下來社區內病例下降到單位數才能放心。
昨天新加坡《聯合早報》和上海「澎湃新聞」共同舉辦了「醫者說疫—新中醫生談冠病」視頻連線訪談節目,張文宏醫生提到,新加坡每天增長病例下降到5例以下,才能放心。
對於新加坡的抗疫經驗,他提到:「我們不上班了,你們還在上班,這就是當時少林武當的區別。歐美要追求的就是新加坡這樣的,始終在控制之餘還能正常工作。我們前段時間是用猛烈的打法來控制疫情,下來的挑戰,就是如果我們對歐美開放之後,如何對待大量輸入病例,我們也要學習新加坡進行常態化管理。」
張醫生說的很客氣了,實際上新加坡的防疫措施問題不少。積極防疫的同時,卻忽視了客工宿舍的隱患,如今只能亡羊補牢。嚴重依賴外籍員工是新加坡的特殊國情,客工宿舍社區過於密集的問題,接下來是新加坡政府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