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留學去新加坡的時候,
你煩惱著學校和專業怎麼選···
準備從新加坡的高校畢業的時候,
你又煩惱著回國還是就在海外就業···
大數據告訴你,「海歸潮」正流行!!!
為什麼要回國?

回國有什麼優勢?

回國去哪裡就業?

從相關數據就能看出,雖然回國就業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留學生們的優勢和想去的城市是大體相同的。今天,我們就以留學回國人員如何申辦上海常駐戶口為例,為大家解答留學生落戶一線城市那些事兒!!!
來滬工作的留學回國人員應具備條件
1.在國(境)外獲得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
2.在國內「211」高校獲得本科學歷、學士學位或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中央直屬及中科院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碩士畢業生參照「211」高校畢業生執行),並在國(境)外高校獲得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或在國內非「211」高校獲得本科學歷、學士學位或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並在國(境)外世界排名前500名高校獲得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或在國(境)外高校獲得本科學歷、學士學位和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不含大專起點本科和HND等形式)。
3.在國(境)外世界排名前500名高校獲得本科學歷、學士學位(累計在國(境)外學習時間須滿1年以上;中外合作辦學、聯合培養等性質畢業生應同時獲得國內和國(境)外本科學歷、學士學位;不含大專起點本科和HND等形式)。
4.在國內獲得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學位或取得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赴國(境)外進修、做訪問學者滿1年以上。
同時,符合上述四項條件的人員最近連續6個月在同一單位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不應低於上一年度本市職工社會平均工資,個稅繳納情況應與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合理對應。
5.其他不符合第2、3項條件,在國(境)外高校獲得本科、學士及以上學歷學位(本科學歷、學士學位人員累計在國(境)外學習時間須滿1年以上;中外合作辦學、聯合培養等性質畢業生應同時獲得國內和國(境)外本科學歷、學士學位;不含大專起點本科和HND等形式),同時最近連續12個月在同一單位社會保險繳費基數達到上一年度本市職工社會平均工資1.5倍,個稅繳納情況與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合理對應的人員。

來滬創業的留學回國人員應具備條件
在國(境)外高校獲得本科、學士及以上學歷學位(本科學歷、學士學位人員要求同上)或符合第4項條件,來本市創辦企業的留學回國人員(註冊資金不少於50萬元人民幣(實繳),本人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且為第一大股東(不含股份轉讓、後期資金注入),個人股份一般不低於30%),同時最近連續6個月在同一單位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不低於上一年度本市職工社會平均工資,個稅繳納情況與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合理對應。
世界排名前500名高校由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外國專家局)參考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QS世界大學排名、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發布的學校名單確認後予以公布。上述名單待每年新的世界排名公布後對新增的院校名單予以追加,12月31日前在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外國專家局)網站www.21cnhr.gov.cn和www.shafea.gov.cn予以公布。同時,留學人員在國(境)外院校獲得的學歷學位應屬於教育部認可的範圍。
留學人員回國後應直接來上海工作,累計待業時間不超過2年;與申請單位簽訂的勞動(聘用)合同有效期在1年(含)以上,且自申請之日起有效期在6個月(含)以上(如合同約定有試用期的,需完成試用期後方可申報);留學回國人員年齡須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上。
派遣人員不屬於留學回國人員申辦上海常住戶口範圍。
就讀新加坡私立大學,
回國就業會被承認嗎?

有關於就讀新加坡私立大學回國就業的問題,同學們大可以放寬心。要知道新加坡私立大學很多都有和英美澳等大學聯辦本科課程,也就是說,申請的學生可以選擇先在新加坡就讀前兩年的課程,最後一年去合作大學的本校就讀,到時候回國內就業創業都是可以做認證的,也是受承認的。
再說學生能在新加坡讀本科,到時候又能拿第三方國家文憑,這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啊,費用低,學制短,不少學生留學的時候也會把這樣的大學課程作為最佳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