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國前首相馬哈迪。(網際網路)
作者 李國豪
早前冠病疫情還在肆虐時,有個關於時空旅人「搭錯線」的網絡笑話是這麼說的:
某個時空旅人到了2021年,看著滿街戴著口罩的人們,自言自語說: 哦,原來我穿越到了2003年啊!(當年沙斯SARS疫情正席捲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
如果時空旅人穿越到2023年的馬國,恐怕也會有類似今夕是何年的錯覺。因為某位縱橫馬國政壇數十年的九旬老人,還在複述著數十年如一日的種族主義話語。
當馬國前首相馬哈迪領導的祖國鬥士黨在2022年馬國大選一敗塗地,甚至連他本人也慘敗丟失按櫃金,外界幾乎都認定老馬已是明日黃花。
豈料,這位政治老將猶如打不死的小強,為了保持政治聲量,為了打敗一生宿敵安華的團結政府,傾盡所有,最近更大有借種族宗教課題捲土重來之勢。

來臨州選結果恐牽動安華政府的穩定。(路透社)
7月3日,馬哈迪突然拋出宣揚多元種族的馬來西亞是牴觸該國憲法的說法。
他聲稱,一旦馬國成為多元社會,馬來人將與其他「移民和他們的後代」無異,「馬來土地」也將滅絕。
引發軒然大波後,馬哈迪隔天還加碼在社交媒體搬出新加坡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來為自己所謂馬國不該是多元社會的言論辯解。
他在推特這麼寫道: 「英殖民政府曾嘗試過推動多元社會,但被拒絕了。人民行動黨領袖李光耀也曾以『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推動過多元社會,同樣在1964年馬來西亞大選被否決了。」
馬哈迪最近還動作頻頻,與國盟幾位重要人物會面,就連三年前因把馬哈迪踢
下相位而交惡的慕尤丁,也都與之見上了一面。 其早前推出的「馬來人宣言」,也獲得了馬國本屆國會最大黨伊斯蘭黨主席哈迪的背書。
一般預料,馬哈迪與慕尤丁和哈迪等人的「世紀大和解」只是在政治上各取所需。
令人不寒而慄的是,這類大動作會面往往透露出「馬來人團結,其他人非我族類」的信號,加深馬國種族分裂趨向。
8月來臨的六州選舉主軸恐將在馬哈迪等人的推波助瀾下,成為多元社會與單一種族路線之爭的「公投」,民生、經濟、地方治理反成次要課題。

馬哈迪(右)和國盟主席慕尤丁會面。(馬來人宣言臉書)
眼下馬國種族課題急劇升溫,馬哈迪的前政治門徒,馬國民主聯合陣線(MUDA)主席賽沙迪對其恩師說的一番話可謂當頭棒喝。
他說,攻擊非馬來人等同於攻擊所有馬來西亞人,就像攻擊馬來人也等同於攻擊所有馬來西亞人,因為所有馬來西亞人不分種族,都是命運共同體。
他強調,作為一名自豪的馬來西亞人,絕不會減損其馬來人特質。
「新一代馬來人會向所有人證明,馬來人可以在不邊緣化其他族群下獲得成功。」
他還反問,難道馬哈迪當年提出的2020宏願不正是放眼打造一個團結的馬來西亞民族嗎?
「事實是,我們可以擁有不同膚色、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卻依然能共同生活在一個和諧社會。」

賽沙迪反駁馬哈迪「宣揚多元社會是違憲」的說法。(馬來郵報)
根據政治學者碧莉潔(Bridget Welsh)的研究,在馬國2022年大選中,相較於年長選民,國盟的支持者多為年輕選民。
如今這群年輕選民的抉擇,將決定馬國未來是否退回到馬哈迪口中那個不該是多元社會的樣子。
理論上,六州選舉只牽涉地方政權,不至於直接牽動中央政權。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國盟和馬哈迪掀起的這股反多元社會風潮在來臨州選獲得青睞,馬國未來幾年的政治恐怕將更不太平。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一個人不可能犯同樣的錯誤兩次。第一次是犯錯,第二次就是選擇。
馬哈迪五年前以「拯救國家」為名,讓馬國陷入了數年空轉。如今又喊出「保衛馬來民族」的口號,即將年滿98歲的老馬是否再度使馬國陷入空轉,就看馬國六州選民接下來的一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