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簡稱大運會)圓滿落下帷幕,來自113個國家和地區6,000餘名運動員在這12天的拼搏中,匯聚成一幅充滿青春氣息的畫卷!
大運會的比賽項目非常豐富,涵蓋了田徑、游泳、籃球、足球、排球、桌球、羽毛球、跳水、射擊、舉重、摔跤、柔道、拳擊、擊劍、武術、帆船和手球等17個大項。
在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中,很多比賽項目都很常見,唯獨武術項目卻是大運會獨有。

在刀術比賽中的新加坡運動員
武術項目是在第29屆夏季大運會上被國際大體聯首次列為自選項目,當時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參賽。今年有超過30支隊伍參加。
說起武術項目,就不得不提新加坡代表團。在男子太極拳項目中,新加坡選手TAY Yu xuan以9.676分收穫一枚銀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武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的國粹。但其實,武術在新加坡也非常火爆,很受新加坡學生的喜愛。新加坡很多小學都有武術課,孩子們都能接觸到武術這個項目。
武術在新加坡受到家長們的追捧,一是因為新加坡華人居多,華人數量占了總人口的78%。
新加坡華僑熱衷於弘揚中華武術文化。新加坡青少年文化藝術中心曾在2015、2017和2019年,連續組織了三屆新加坡國際武術文化藝術節。不僅推廣了中華武術文化,也為世界各地武術愛好者搭建了一個交流切磋的平台。

近年來,除了新加坡華人的孩子喜歡武術,很多馬來人和印度人的孩子也都會把武術作為他們的課外活動(CCA)。
很多新加坡父母鼓勵自己的孩子學習武術,也是希望鍛鍊孩子堅韌的性格,培養他們自信和冷靜的心態。有位娃媽說過,自從家裡娃學習武術之後,身體不僅變得更強壯了,協調反應能力也增強了。
最主要的是,武術讓一個「飯渣」孩子變成了「飯霸」。之前每次吃飯的時候,都要追著孩子喂飯,現在孩子到了吃飯時間不僅會主動坐好,飯量跟之前對比也變大了許多。老母親非常欣慰。
另外,武術項目在新加坡的流行還要得益於武術特長生可以通過DSA(直接收生計劃)進入新加坡重點中學。例如,華中每年都會通過DSA招收武術少年,以及中正中學(總校)和安德遜這兩所中學。




接收武術DSA的新加坡中學
每年都有不少學生在新加坡全國校際運動會的武術項目上拿到優秀名次。這些學生的出色表現,成為他們DSA進入心儀中學的籌碼。在含金量越高的體育賽事中取得名次,則代表他們擁有非常優秀的運動才能,學校也會更加想要吸納他們。

同樣,優秀的運動才能也可以讓學生在未來申請大學時,在自己的簡歷中增添一份比較重的砝碼,尤其是申請美國大學。曾經被賓大早申錄取的星城同學說過,美國大學的招生官喜歡會運動的學生,最好能在體育方面有一技之長。
武術在新加坡的流行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紮根生長,而且學習武術可以強身健體,培養孩子自信、專注、堅韌不拔的性格。在中華武術文化的滋養下,孩子未來的成長會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