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媒體近來流傳一段視頻和貼文,指設於宏茂橋工藝教育學院原址的社區護理設施居住環境簡陋,供確診客工隔離的房間甚至沒有門窗,雨水不斷噴進屋內。衛生部前晚答覆媒體詢問時說,人力部和衛生部最近已到該社區護理設施視察,並已為房間提供了基本設施,貼文提出的許多問題也已經在好幾周前解決了。
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載這則貼文的網民說,一名持工作準證、在本地居住超過八年的朋友從他的新加坡籍房東那裡感染了冠病,他獲准居家康復,雖然已完成疫苗接種,但因為還有輕微症狀,所以被令到前宏茂橋工藝教育學院的社區護理設施隔離。
不料他到了那裡後發現,客工共用的房間不但沒有門窗,裡面的設施也非常簡陋,除了每人一張床,就沒有桌椅等其他家具,床上還留下許多前住戶的頭髮。房間、廁所和洗衣房等共用設施也很骯髒,在下雨時更是漏水情況嚴重。他們每天領到的餐食都是冷的,有關能否結束隔離或離開設施的訊息也很混亂。
衛生部和人力部答覆《聯合早報》詢問時說,當局近期視察了該設施,確認房間內的基本設施都妥當,並且大致清潔。當局也說,貼主所提及的問題其實已在數周前改善。
儘管如此,人力部會繼續與設施管理者合作改善社區護理設施的居住情況。當局指出,每當有病患結束在社區護理設施的隔離後,工作人員都會為床墊和周圍所有表面進行全面消毒。每名入住設施的病患會收到乾淨的床單、枕套和被毯。每棟隔離設施也配有八台洗衣機供使用。
關於餐食的問題,當局指出,基於效率考量並保持熱度,餐食是中央分發的。餐食的營養均衡,包括兩個蛋白質、一個素食以及一個「每周特色」菜色。
團隊也正採取措施改善設施,包括避免下大雨時雨水濺入屋內、訂購更多風扇、以及增設更多臨時廁所。
需要精神輔導的病患除了可撥打專門關懷熱線,當局也在探討與相關非政府組織合作,讓客工在隔離期間保持身心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