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此前曾宣布,從2022年12月30日起,所有在新加坡銷售的飲料必須在包裝上註明A、B、C或D的營養等級標籤,列明飲料含糖分和飽和脂肪百分比。
此外,2023年底開始,新加坡將禁止高糖和高反式脂肪酸飲料進行廣告宣傳。

(圖:來源自網絡)
近日,新加坡再度重申,從2022年12月30日起,所有在本地銷售的飲料,必須在包裝上註明A、B、C或D的營養等級標籤,列明飲料含糖分和飽和脂肪百分比。
根據規定,每100毫升的飲料中有超過5克糖分和1.2克飽和脂肪的飲料屬於C級,10克以上糖分和2.8克以上飽和脂肪則是D級。這兩個級別的飲料必須在包裝上印上標籤,而較為健康的A級和B級飲料則無須印上。為此,一些新加坡飲料品牌已經開始在包裝上印上標籤。
然而,一些民眾表示並不清楚相關規定,也不了解評判標準。並不知道飲料包裝上的C級標籤是什麼意思,只是感覺很危險,因此決定購買其他飲料。此外,還有民眾對沒有額外糖分的全脂牛奶被劃入C級表示不理解。報營養等級需由商家根據規定自行劃分,並由政府抽查把關。

(圖:來源自網絡)
此前,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8月11日公布,為了進一步遏製糖尿病的發展,從2023年底開始,糖分和反式脂肪含量較高的飲料禁止進行廣告宣傳,新加坡衛生部將在明年公布具體措施。這些飲料包括咖啡店現場泡製的飲料、鮮榨果汁以及泡泡茶等。
從2022年12月30日起,新加坡所有包裝飲料和通過自動販賣機出售的飲料,須貼上類似「紅綠燈」的營養等級標籤。禁止被列為糖分和反式脂肪含量最高的(D級包裝)飲料進行廣告宣傳。
為了遏製糖尿病發病趨勢,新加坡早在2016年就開始向糖尿病「宣戰」,出台多種措施限制民眾糖分攝入。
2021年,新加坡衛生部和保健促進局公布2020年全國人口健康調查結果顯示,9.5%的人患有糖尿病,與2017年的8.8%相比有所增加。

(圖:來源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