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武吉士一帶的連城街約八年前起,在星期五至日一連三天晚間被劃為臨時「無車區」步行街,顯著帶動街邊的餐飲生意,計劃無奈在冠病疫情暴發後中止了三年,應店家訴求在今年2月重啟為生意帶來曙光。
早在2015年,食肆雲集的連城街就被列為臨時「無車區」街道,每星期五至星期日晚7時至12時禁止車輛通行或停放,成為一條步行街,餐館可在門前的停車位擺桌椅,以容納更多食客。
計劃進行約5年後,連城街的無車區因疫情而被迫中止長達三年。隨著防疫措施鬆綁,計劃也在今年2月重啟,且每三個月會重新獲批延期。
市區重建局回復《新明日報》詢問時說,連城街的業者已申請將無車區計劃從7月7日延至10月1日。
經常大排長龍的阿秋甜品店已進駐連城街19年。

無車區內店家可在門前的停車位擺放桌椅,方便更多人用餐。 (受訪者提供)
經理陳國彬說,無車時段內,能在每個空出的停車位擺放四張桌子,兩個停車位就是多八張桌子,容納更多食客的同時,也吸引更多旅客。
「我們周末通常比較擁擠,顧客等候時間長達一小時。在停車位增設額外桌椅後,周轉就很快,等候時間縮短至約10分鐘。」
自2月無車區計劃重啟以來,甜品店的營業額增加約兩成,陳國彬希望計劃能長久進行下去。

連城街星期五至星期日晚上實行的無車區計劃今年恢復。 (齊魯攝)
橫跨兩間店屋 空間足夠
鮮得來火鍋店橫跨兩間店屋,樓上也有桌椅,因此空間足夠。
不過,老闆林瑞龍仍會在門口的停車位擺放額外桌椅,總共能多坐三四十人。
「這樣即使是只能增加過路人潮,也能吸引生意。」
不過,他指出,相較於疫情前,無車區今年恢復後的效果還有待提升。
市建局發言人說,當局支持無車區計劃,並會聯合相關機構定期審查業者的申請,確保訪客能以安全和愉悅的方式體驗這條街道。
申請恢復無車區
管理16個店屋的大業主代表店家,向有關當局申請恢復無車區。
促成無車區計劃重啟的是連城街最大的業主陳仁水(私營)有限公司。
該公司經理陳敏清接受訪時說,收到四五個店家的訴求後,公司決定代表旗下租戶以及街道對面的店家,向有關當局申請重啟無車區。
申請在去年初開始,終在今年2月獲批。
「疫情前,步行街的反饋良好,連城街以此聞名。所以當計劃被迫中斷後,店家的生意都受到重創,大家都希望無車區能儘快恢復。」
陳敏清指出,連城街都是餐館,沒有酒吧等夜場,因此10點左右之後就趨於安靜。
「希望在步行街的基礎上,日後能引進現場表演,為街道增添活力。現階段,除了街邊的停車位能擺放桌椅,街道中間還有一定的空間,或可充作其他用途。」
用餐體驗更安寧
受訪公眾認為在步行街吃飯更熱鬧,但也考慮停車是否方便。
張慧芳(30歲)常約朋友在周末晚上到連城街吃火鍋。
她說,街道變成無車區後,過馬路更加安全。
「之前不是步行街的時候,這條狹窄的街道車很多,很擁堵。」
不過,她也認為,有時開車來用餐,無車區讓停車不太方便。
薩伊德(55歲)在連城街附近工作。
「對食客而言,步行街讓他們的用餐體驗更加安寧。對商家來說,這會引來更多生意。」
他認為,步行街的措施應該繼續延長。
「周圍的車流量不太高,關閉這條道路也不會造成周邊交通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