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東南亞部分地區年底天氣不穩定,導致椰子出口量受到影響。我國椰漿生產商表示,椰子價格上揚使原料成本上升,只能逐步提高產品售價。
小販中心水果攤業者對椰子成本價上漲二至三成感到無奈,表示若繼續上揚,售價就可能跟著調漲。
每2周漲價一次
大馬和印尼等主要椰子出口國,過去3個月傳因受到天氣不穩定因素影響,導致椰子產量下降、價格上漲。
《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椰漿生產商指出,由於近期椰子供應短缺,供應量下降逾30%,導致原料成本上升。
報導指出,椰漿生產商表示,由於椰子供應降低,工廠原本一周7天都開工生產,但12月的生產頻率降至一周4、5天,椰子價格也從10月起每2周漲一次,「別無選擇,只能逐步提高產品的售價」。
天氣變化影響產量
椰漿生產商認為,椰子原材料價格上漲情況,不僅歸咎於大馬和印尼的天氣變化,今年9月和10月在越南和中國海南島出現的颱風,也使得椰子供應短缺。
為了因應成本上漲,公司生產的高溫滅菌椰漿價格上調8%到10%,「我們正努力緩解價格上漲的影響,避免直接轉嫁給客戶」。
今年9月,颱風摩羯襲擊中國,造成海南文昌木蘭灣沿海至少6台單價達1000萬人民幣的風力發電機被攔腰折斷。
而每年10月至隔年3月雨季期間,大馬半島東海岸常見大雨成災,但上個月降下的暴雨已造成多地民眾被迫撤離家園,地點集中於吉蘭丹州。
一顆椰子賣13令吉
記者走訪小販中心,可見一顆椰子的標價大約3新元至4新元。
一家水果攤業者表示,對椰子成本價上漲二至三成挺無奈,目前仍維持原本售價,不過如果椰子的進口價格繼續上揚,到時候很可能要跟著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