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行業面臨轉型壓力之際,一些售賣傳統食品的商家通過自動販賣機來擴充生意。受訪業者表示,顧客對販賣機反應良好,它不僅提升效率,也為消費者提供更便利的體驗。
早上11點左右,烘焙店團隊就到位於兀里村小販中心的自動販賣機補貨,隨後就形成長長人龍。蛋糕很快就售罄。團隊一般每天為兩台販賣機補貨兩次,每一次48個蛋糕,一天售出約200個。
李叔叔麵包西菓店創辦人李武凇說:「我們這種蛋糕是古早味。我們的店又在坡底有的年長者說不方便去拿所以我們就想這個點子放在這個自動販賣機給他們方便。顧客就跟我們反映說為什麼沒有將自動販賣機放在別的地方,好像碧山還有宏茂橋這種地方。我們還在考慮因為人手也不夠。」
李叔叔麵包西菓店表示他們依然是一個家族生意,通過自動販賣機出售蛋糕也是一個新嘗試,主要希望將蛋糕帶到更接近社區的地方,同時不需花費大量的成本去租店鋪、裝修、聘請員工和支付水電費等。業者觀察到一些老客戶已非常年邁,無法到位於市區的總店去購買蛋糕。業者說他們每天在中午和傍晚補貨,通常在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內就售罄。除了兀里村小販中心,業者也在武吉巴督西小販中心設立一個自動販賣機。業者說目前確實收到了一些商場的邀約,設立更多自動販賣機,不過由於人手吃緊,接下來將好好策劃。在不影響產品質的前提下擴展生產量。
售賣傳統南洋咖啡的自動販賣機,則坐落在明古連街的金光大廈外。
業者從去年10月開始運營,目前已售出超過5萬杯咖啡。至今已在全島10個地點部署自動販賣機。
南洋咖啡自動販賣機聯合創辦人廖俊衡表示,當初會想要利用自動販賣機出售南洋咖啡主要因為相較西式咖啡,本身較喜歡傳統咖啡,同時覺得有時候很難找到好喝的傳統咖啡,加上價錢不斷提高,因此就萌生要在自動販賣機出售南洋咖啡的念頭。
廖俊衡說:「(購買者)上班族會占據比較多的,因為我們的機器通常都在辦公室大樓樓下,然後我們的桌面機器就是新的一個測試來是跟零售店合作,例如麵包店或者賣食品的店。」
學者認為這種商業模式將為傳統業務帶來更多機遇。
學者也表示一些人流較高的地方比如醫院和機場也適合使用自動販賣機。至於本來就已經有實體店的傳統業務,也可以用較低成本去測試市場。另外,學者也說,一些顧客可能原本對自動購售賣機有些抗拒,不過基於一些傳統業務還是有實體店,因此顧客了解自己隨時可以到實體店去使用售後服務,就會比較放心在自動販賣機購買商品。
學者說選址是自動販賣機商業模式的關鍵所在,除了要有很高的人流量,也必須確保商品本身的特性與附近的地點有一定的相關性。
新加坡社科大學商學院、認證辦公室科長及市場營銷副教授廖舜華說:「一些地方可能因為租金方面很難負擔得到,但是現在用自動售貨機就可以在那邊售賣他們的商品,還有有一些地方可能有很好的客源的,但是很難去開一個實體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