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新加坡金管局證券市場檢討小組宣布一系列舉措,旨在強化本地股市,推動上市與集資活動,提升市場流動性。其中,規模達50億元的證券市場發展計劃尤為引人注目。這一計劃由金管局和旗下的金融業發展基金聯合推出,計劃旨在鼓勵並支持資產管理公司重點投資新加坡股市。
01 簡化上市流程 調整監管立場
據了解,新加坡金管局將通過符合條件的基金管理公司投資本地股市,基金經理投資範圍不能僅局限于海峽時報指數成分股,還需具備吸引其他投資者共同參與的能力,金管局將在接下來幾個月篩選合適的基金經理。
與此同時,政府對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旗下的全球投資者計劃作出調整。通過該計劃成立的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資產管理規模至少2億元,且其中至少5000萬元需投資上市股票、房地產投資信託、商業信託及新加坡發行的基金等。調整後,新家辦的5000萬元僅限投資本地上市股票。
檢討小組建議採取更利於企業上市的監管立場。目前,尋求上市的公司需獲得金管局和新交所監管公司的雙重批准。調整後,新交所監管公司將獨自負責評估公司是否適合上市和審核招股書,公司僅需與這一個監管機構對接。
監管公司將更注重確保公司在招股書披露重要信息,使投資者能做出明智投資決定。流程簡化後,申請上市的公司能明確知曉審核過程將在六周至八周內完成。
此外,監管公司還考慮取消財務觀察名單,該名單目前針對連續三個財年出現稅前虧損,以及120個交易日內日均市值少於4000萬元的上市公司。
有業內人士強調,制定過多規則未必能增強投資者保護,提供大量信息文件也不意味著投資者更清楚投資風險。一方面要降低合規成本、加快流程,吸引更多公司在新交所上市;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投資者保護,維持高水準的公司治理。
02 配套稅務優惠多方積極評價
值得關注的是,第一階段措施還包含早前預算案宣布的稅務優惠。政府為在新加坡的公司和基金經理提供公司稅回扣和優惠稅率,鼓勵上市,大量投資新加坡上市公司股票的基金經理可獲稅務豁免。
對於新發布的措施,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證券市場檢討小組持樂觀態度,認為是推動市場發展的重要一步。新加坡管理學院董事會主席吳幼娟指出,措施旨在強化新加坡公開市場,通過廣泛全面檢討,強化新加坡資本市場基礎及全球競爭力。
新加坡有眾多年輕且增長潛力大的公司,尤其是金融科技、醫藥科技、生物科技領域,這些公司需要集資平台,而檢討小組的任務就是提供平台,且要時刻檢視政策,確保穩定提供資金。

與此同時,鑒於越來越多年輕人希望加入起步公司或創業,新措施有助於打造更具活力和可靠的資本市場。
同為檢討小組成員的尼爾帕雷認為,新措施對提振資本市場發展至關重要,50億元證券市場發展計劃是強化投資需求和市場流動性的第一步,能吸引更多資金,創造新投資需求和提升流動性後,將形成資本流入的良性循環。
談及競爭對手,他表示全球證券交易所都是潛在對手,新加坡目前側重吸引區域性公司上市,待流動性足夠龐大再聚焦大型企業。
淡馬錫首席執行長狄瀾表示,檢討小組的許多措施和建議是1990年代末至2000年初以來最重大的變革,這些改變需分階段實行,檢討要具前瞻性並顧及投資者保護,關鍵是讓所有市場參與者繼續信任新加坡證券市場。
新交所執行長羅文才也對檢討小組的建議表示支持,認為這是加強新加坡股市競爭力的重要里程碑,將吸引更多資金進入本地資本市場,鼓勵更多公司上市和帶動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