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周五(10月13日)發布了今年第二次的貨幣政策聲明,決定維持其基於匯率的貨幣政策不變,這符合市場預期。新加坡央行表示,新加坡的經濟增長預計將在2024年逐步改善,但鑒於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復甦可能弱於預期。同時,核心通脹已經放緩,預計明年將普遍下降。
在這種背景下,新加坡央行認為其新元名義有效匯率(S$NEER)政策區間的現行升值率足夠緊張,以抑制輸入性通脹和遏制國內成本壓力,從而確保中期價格穩定。

圖源:金管局
01 貨幣政策不變
新加坡央行是通過讓當地美元在未公開的區間內對其主要貿易夥伴的貨幣上漲或下跌來管理貨幣政策,稱為新加坡元名義有效匯率(S$NEER),它通過改變策略範圍的斜率、中點和寬度來調整其策略。斜率決定了新元對一籃子貨幣的升值或貶值速度,中點是區間的中心點,寬度是區間的上下限。
新加坡央行在其聲明中表示,將「維持其新元名義有效匯率(S$NEER)政策區間的現行升值率」,策略範圍的寬度及其居中級別沒有變化,這意味著新加坡央行沒有改變其貨幣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仍然採取溫和緊縮的姿態。
這是今年第二次維持貨幣政策不變,4月份,新加坡央行也沒有調整其貨幣政策設置,按下了自2021年10月以來為應對通脹上升而開始的一系列緊縮舉措的暫停鍵。當時,它指出了新加坡經濟放緩「比預期更嚴重」的風險。
這次維持貨幣政策不變也符合市場預,。路透社調查的所有15位分析師都預計MAS將在這次預定的審查中推遲改變其政策,分析師們認為,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和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下,新加坡央行沒有必要在目前調整其貨幣政策立場。
02 經濟前景仍存不確定性
儘管維持貨幣政策不變,但新加坡央行對經濟前景仍然保持謹慎,它表示,儘管一些面向國內的行業的活動有所緩解,但由於製造業的改善,第三季度的增長有所回升。周五公布的另一項數據顯示,新加坡經濟第三季度同比增長0.7%,高於上一季度的0.5%。經季節性調整的季度環比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繼4月至6月季度小幅增長0.1%後,又加快了增長速度。
然而,新加坡央行也指出,短期內增長前景「低迷」,預計新加坡全年增長將處於官方增長預測區間0.5%至1.5%的「下半部分」。它引用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地緣政治風險、中國經濟放緩等因素對新加坡出口導向型經濟的不利影響。它還警告說,鑒於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復甦可能弱於預期。
進入明年,新加坡央行表示,下半年的增長「應該會逐漸改善」。它預計,隨著全球需求的回升和貿易緊張局勢的緩和,新加坡的出口和製造業將有所恢復,同時,一些面向國內的行業,如建築業和服務業,也將受益於基礎設施項目和旅遊活動的增加。不過,它也強調了一些潛在的下行風險,如全球經濟增長的失速、金融市場的動盪、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等。
03 通脹預期下降
在通貨膨脹方面,新加坡央行表示,預計核心通脹(不包括住宿和私人交通成本)將處於「廣泛放緩趨勢」。核心通脹是新加坡央行的關鍵消費者價格指標,反映了國內成本壓力和輸入性通脹的變化。今年前八個月,核心通脹率平均為1.9%,低於去年同期的2%。
新加坡央行認為,近幾個月來油價有所上漲,但大多數糧食商品以及中間產品和最終商品的全球價格應受到有利供應條件的影響,此外,隨著勞動力市場逐漸降溫,預計明年勞動力成本將以較慢的速度上升。因此,預計到2024年,核心通脹率將放緩至平均2.5%至3.5%,排除1月份下一次上調商品和服務稅(GST)的影響,核心通脹率預計為1.5%至2.5%。
到2024年,所有項目或總體通脹率平均將在3%至4%之間。剔除下一次商品及服務稅上調的影響,預計總體通脹率在2.5%至3.5%之間。這是因為鑑於權利證書(COE)配額的預期增加,今年的私人交通通脹應該會放緩,隨著已建成住房單元供應量的擴大,住房通脹也應該會有所緩解。
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央行認為其貨幣政策區間的當前升值路徑是必要的,以抑制輸入性通脹和遏制國內成本壓力,它表示,「政策區間的持續升值對於確保中期價格穩定是必要的」。
04 貨幣政策將於明年每季度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央行還宣布了一個重要的變化:從2024年開始轉向季度貨幣政策聲明時間表,聲明將在 1 月、4 月、7 月和 10 月發布。目前,它每半年這樣做一次,通常預計在4月和10月發布
這一變化是MAS「繼續努力加強貨幣政策溝通」的一部分,並補充說,它「繼續在其政策制定中堅持中期方向,以確保低通脹和穩定的通脹」。下一次貨幣政策定於 2024 年 1 月下旬。
05 分析與展望
新加坡央行的這次貨幣政策聲明反映了其對當前經濟和通脹形勢的謹慎評估,以及對未來復甦的溫和樂觀。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地緣政治風險增加的背景下,新加坡央行沒有急於調整其貨幣政策立場,而是選擇了保持現有的溫和緊縮姿態,以平衡經濟增長和通脹穩定之間的關係。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新加坡央行的這一決定是合理和適當的。新加坡經濟雖然在第三季度有所回升,但仍然面臨著不少的下行風險和不確定性。新加坡作為一個高度開放和出口導向型的經濟體,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
如果全球貿易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或持續拖延,將對新加坡的出口和製造業造成更大的衝擊;如果全球經濟增長失速或出現金融市場動盪,將對新加坡的投資和消費產生不利影響;如果中美貿易摩擦或其他地緣政治風險引發新元匯率的劇烈波動,將對新加坡的金融穩定和通脹預期造成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央行沒有必要過度緊縮或過度放鬆其貨幣政策,而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和預防性,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通過維持新元名義有效匯率政策區間的現行升值率,新加坡央行既可以支持經濟增長,又可以抑制輸入性通脹和國內成本壓力。通過保持策略範圍的寬度及其居中級別不變,新加坡央行既可以避免過度干預匯率市場,又可以保留一定的調節空間。
當然,新加坡央行也沒有排除在必要時調整其貨幣政策立場的可能性。它表示,在通脹和增長的不確定性下,它將密切關注全球和國內的經濟發展,並根據情況採取適當的措施。如果未來出現了經濟或通脹形勢明顯改善或惡化的情況,新加坡央行可能會在下次會議上採取緊縮或放鬆政策的舉動。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央行從2024年開始轉向季度貨幣政策聲明時間表,這意味著新加坡央行將更頻繁地公布其貨幣政策立場和展望,從而提高了其貨幣政策溝通的效率和透明度。這也意味著新加坡央行將更快地響應經濟和通脹形勢的變化,從而提高了其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和及時性。
